
”鲁迅文化杯”全国第三届文学艺术大赛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5年8月1日--9月26日
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作者简介:刘玉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写生中国—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会员,新疆民协会员,新疆旅游协会会员。酷爱文学,书写生活中的美好。

冬季到白沙湖来看雪
文/刘玉萍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一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将冬季的浪漫刻画的入木三分。雪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凌乱、寂寥的深秋带来的悲凉,还给大地一片清清世界。
2014年1月2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驾车从哈巴河县驶向185团。一路上柏油马路就像一条扯不断的黑色锦缎,向前延伸。道路两边的积雪虽说不厚,却足以掩埋一切嘈杂,一个静谧安详的世界就这样豁然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85团的白沙湖,可以说是沙漠中的一个奇迹。它的出现从科学角度讲,自是有它的必然性。但对于一些理想主义者来说,那便是一场天赐奇缘。它的存在充满了浪漫、充满了传奇、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一个包容海纳了一切人间美好词汇的湖泊,孕育了多少热爱生活的人们的梦想。它像朝圣者的目的地,坐在湖畔高高的沙峰上,凝神屏气地盯着湖面,任思绪天马行空的奔跑着,默默地向着它许愿、默默地向着它祈祷、默默地向着它倾诉对情人不曾有过的告白;抑或也可以让大脑暂停一切活动,留出一片空白用来发呆。湖面被皑皑白雪覆罩,若说那是一床巨大的棉被,未免有些俗气,我宁愿那是神仙姐姐的面纱,一不留神遗落在了湖面上、沙海中,遮住了镜子般的湖面,遮住了金子般的沙粒,重新塑造了一个湖,一个可以托起想要飞翔之人的梦想的雪湖、纱湖。
喧喧嚣嚣热闹了一春、一夏、一秋的荷花,此时退出了争芳斗艳的舞台。饱经沧桑的芦苇在湖面上独自唱响生命之歌,簇簇雪花停留在苇穗上,像一顶顶银色桂冠,庄严、凝重。湖边杨树如哨兵一样,努力挺直腰杆,坚守着这片净土圣湖。经过秋风的洗礼,树上的叶片都摇曳远去,留下缀满芽胎的枝条,任那东西南北风劲吹,也无法再拨动树的心弦。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洁净素白安然静谧的二人世界时,走来一对年轻人,一个边防军人带着他的女友也来寻访这块神奇曼妙的秘境。相信在他们的心中,有雪的白沙湖犹如他们的爱情纯洁神圣 。他们没有过多的与我们交谈,或许是不愿打断彼此对雪中白沙湖的冥想。没多久,有一队身着冬衣的人拿着推雪铲和笤帚边走边干边聊地靠近观景台的位置。他们是185团三连的职工,为了方便来往游客而清扫着栈道上的积雪。十来个人很快将工作完成,然后便消失在远去的栈道上。不久,那对恋人也走了,留下我们独自欣赏在雪湖上随着西坠的太阳而逐渐拉长的树影。
毋庸置疑,太阳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它用光线在大地上肆意挥毫,留下不朽巨作。不过,这巨作是需要有诚意的人,不畏跋涉与严寒才能够取走的经典“经文”!
屈原在《离骚》中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说:“羲和啊,放下你的鞭子吧,你让太阳停一停,不要让黑夜这么迅速地把我吞噬。”无论是谁有多么漫长的挽留与请求,白日都在无法阻拦的西沉。我们带着收获的心情,告别雪中的白沙湖。
冬季到白沙湖来看雪,那是一种心境的升华,一种灵魂的超脱。面对一池白雪,想那下雪时雪花“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姿态,想那雪停时“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总之,看到了、触动了、想到了就悟到了。
冬季,请到白沙湖来看雪。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
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