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天,已然是立秋后的第十天,不知不觉间,我们踏入了末伏的第八天,再过短短两天,便要彻底脱伏,真正与秋天相拥。
虽说即将脱伏,然而,在秋雨尚未光顾,秋阳依旧热烈的日子里,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天如影随形,“秋老虎”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不过,立秋过后,早晚的天气的确有了明显的变化,那 8 月的秋风,携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盛夏时那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已然不再。
南岸的天空,蓝得出奇,蓝得纯粹,没有了往日白云的相伴,湛蓝的天幕洁净得没有一丝残云。这澄澈的蓝天,是重庆直辖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结出的硕果。那片湛蓝,宛如一望无际的大海,高高地笼罩在我的小区之上。尽管南岸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 38℃,秋阳似火,喷射着耀眼的光芒,可奇怪的是,竟没有了盛夏时那种令人难耐的燥热。相反,那片湛蓝的天空,与翠绿葱茏的小区相互映衬,让整个小区仿佛置身于春天之中,也为我这个初秋周末的心情,增添了几分愉悦。
吃过早饭,我悠悠地下到楼来,沿着小区的健身步道漫步,这已然成为我每日的固定“仪式”。炽热的秋阳倾洒着耀眼的火焰,透过健身道旁繁茂的榕树林,光影交错,形成一道道斑驳陆离的图案。那阳光,时而汇聚成一团燃烧的火球,高高地悬挂在榕树林的树梢之上,光芒刺得我几乎无法睁眼。但奇妙的是,看似炽热如盛夏,却少了那份令人恐惧的炎热,或许,是那阵阵吹来的秋风,悄然化解了这份燥热吧。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抬眸望去,此时已至上午九十点钟,而秋后的月儿,竟依旧高高地挂在蓝天上。弯弯的月儿,晶莹剔透,闪烁着清冷的光辉,宛如一艘刚刚从水中捞起的银船,在那片浩瀚无垠的蓝色“海洋”里独自悠然游弋。它的存在,为小区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增添了几分如梦如幻的诗意,让人如痴如醉。
秋后月儿随我行,它就像一个调皮的跟屁虫,紧紧跟在我的头顶上方。无论我走到哪里,那弯弯的月儿始终不离不弃,宛如一盏明亮的秋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脚步。它的陪伴,让我在这初秋的时光里,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宁静。
随着我的脚步,月儿也一路相伴。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榕树林的上方。那被传说中张果老啃缺了大半边的月儿,此时正绽开它那张银色的笑脸,静静地挂在那小块被榕树冠“啃缺”的蓝天之中。仿佛在这静谧的时光里,舒心地唱着那首悠扬的秋歌:“月儿弯弯,天空蓝蓝,秋后的时辰早已天明,人们正忙着准备午餐,我却仍在蓝天里翱翔……”那歌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岁月的痕迹,轻轻地在空气中流淌。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 5 栋楼旁。我站在楼脚,抬头仰望,弯弯的月儿正挂在楼台的屋檐之上。它那洁白的脸蛋闪烁着柔和的银光,恰似早上初升的太阳,将楼台映照得明晃晃的。楼台静静地望着月儿,仿佛在诉说着:“夏天已然离去,月儿你跟随时光的脚步,悠悠地走进了秋天。月儿弯弯,天空蓝蓝,秋天的月儿呀,就像那艘威武雄壮的辽宁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路漫步,又来到了柑橘树旁。我抬头举目,弯弯的月儿正挂在柑橘树旁的那片蓝天里。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橘崽,它们仿佛也感受到了月儿的温柔,纷纷仰起头,望着月儿,欢快地唱起那首充满童真的儿歌:“月儿弯弯慢些走,我们做个好朋友,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开心度过愉快的秋天……”这歌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这初秋的景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然而,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秋阳已临近当顶。就在这时,一直紧紧跟随我行走的月儿,突然如幻影般消失在茫茫蓝天之中。我瞪大双眼,使劲地寻找,却再也没能寻到月儿的踪影。
秋后的月儿为何消失得如此之晚呢?其实,月亮在天明时消失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因农历日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农历初一左右,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太阳几乎同时升起和降落,所以在天明时,我们自然看不到月亮,因为它基本和太阳一同隐没在了天际。而上弦月时,月亮在中午升起,半夜落下,等到天明时,月亮早已下山,消失得无影无踪。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满月在傍晚升起,清晨落下,因此在天明之际,月亮还高悬在天空,随后才会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下弦月则在半夜升起,中午落下,天明时月亮正当空,之后才会逐渐隐没。
望着那已然不见月儿的蓝天,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秋后的月儿,宛如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短暂却又令人难以忘怀。它在这初秋的天空中,为我带来了一段独特的旅程,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虽然它已经消失,但它所留下的那一抹温柔与诗意,却永远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间,成为我这个初秋最美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