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未拆封的信(2023年)
拆迁办的小张整理档案时,在牛金锁的老宅门框夹层里发现个牛皮纸信封。信封没拆过,落款是"李卫东 1992.5.17"。他犹豫了半天,还是给马春生的儿子马小军打了电话。
两人约在新建的市民广场见面。喷泉周围一群孩子在跑,水雾被阳光照出彩虹。马小军拆信的手有点抖,纸页已经发脆。信里掉出张老照片:井台边站着三个人——年轻的李主任、马三强,还有牛金锁他爹老牛头。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当年往井里扔的,是装着救济粮的麻袋。"
马小军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翻相册。他找到张父亲临终前拍的老照片:1971年的粮仓,墙上用粉笔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麻袋,旁边写着"秤砣"二字。
广场大屏幕突然开始播放县城宣传片,放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时,画面里闪过新建的粮仓。马小军盯着那个银灰色的建筑,水雾打湿了手中的信纸。
第十章 新井(2025年)
喷泉维修时,工人在基础坑里挖出口老井。文物局的人来看,说这井少说七八十年了。电视台来采访,镜头扫过井壁上的刻痕: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竖线,像是记录年月的。
马小军带着儿子来看热闹。小男孩趴在井沿往下扔石子,突然喊:"爸爸,底下有东西在发光!"打捞队忙活半天,捞上来个生锈的铁盒。
盒子里是账本,第一页写着"1959年救济粮发放记录"。最后夹着张字条,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几个数字:"3-18-4"。老文书扶了扶眼镜:"这是仓库货位编号。"
当天夜里,马小军梦见三个男人在井边说话。他想看清他们的脸,却只听见一句话在井里回荡:"粮食没了可以再种,良心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醒来时,发现儿子正用蜡笔在纸上画井,井口站着三个火柴人,手拉着手。
清晨的阳光照进窗户,马小军把铁盒和账本交给了县档案馆。走出大门时,他听见新栽的槐树上有鸟在叫,抬头看见片羽毛轻轻飘落,像许多年前那个投井新娘的红盖头。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