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谷体才,1949年生,吉林辽源人。当过工人,当过兵,中共党员,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在辽源无线电一厂工作,高级工程师,技术副厂长。退休后在大连定居,爱好文学、喜欢写散文、诗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引以为傲的三中
作者/谷体才
审核/文丹兰
诵读/成于乐
我们所就读的三中是当时辽源市唯一的全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校长吴国明祖籍江苏镇江,是辽源市的书法家,精通日语。党总支书记付文秀(女)。教师也分为高中、初中老师。
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矿务局的书记、局长等居住在东山住宅,所以他们的子女也就读于三中。(当时的市委书记王力,市长张辅君的子女)。在毛主席的倡导下,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这些百姓家子女同他们一起上学,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一个称謂——同学。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学校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三中是美好的,有供热的教学楼,墨绿色的玻璃黑板和三尺讲台,有像样的书桌坐椅。家远的可以住宿并有食堂。
有宽阔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体育设施比较全,可以举办学校运动会。那是师生翘首期盼,心情激荡的盛会。
辽源市三中的师资力量是雄厚的,教学质量高有招法。比如把学生好的作文、作业,字迹工整的范本张贴在走廊里展示。既是对学生本人的表扬,又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形成向上的好的学风。
每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有进入其他高校的人数众多,足以说明教学质量是高的。例如1965年有一个人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有四个人进京上军事院校。出了不少的人才,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以吉林工业大学为例:1970年我们三中同学到吉林工业大学上大学的有刘国志,谷体才,金成吉,李二平(女),王桂杰(女)。
我在工厂、在部队、在吉林工业大学,在无线电一厂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能写会画,业务能力强。尽管做人低调,还是被人发现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实我是初中的底子,后天学习提高了。
我感谢辽源市三中教育培养了我,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引以为傲的说我是三中走出来的人!
【主播简介】田慧捷,网名成于乐,居天津,退休干部,高级政工师。爱好文学,喜欢诵读与歌唱,愿以文交友,用美好的声音,传递真情与欢乐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该帖无需高额打赏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