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听雨》
关 东 月
秋夜,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静谧与寂寥。当黑暗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落下,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笼罩。而雨,就在这样的秋夜中,悄然而至。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听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雨丝像是无数轻捷的手指,在天地间弹奏着一首无声的乐章。它们先是轻轻地敲打着窗玻璃,发出细碎的滴答声,如同小夜曲的前奏,轻柔而舒缓。随后,雨势渐大,雨滴汇聚成股,顺着玻璃滑落,那声音也变得急促起来,像是交响乐中激昂的章节,充满了力量。
在这秋夜的雨声中,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方的东北老家。那是一片广袤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那里的秋夜与这城市中的秋夜截然不同。老家的秋夜,雨总是带着一种豪爽与干脆。雨滴打在院子里的大酱缸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独特旋律。
我怀念老家那用土坯建造的老屋,在秋夜的雨中,它散发着一种质朴的气息。雨滴落在用碱土抹得光溜溜的屋顶上,劈拉拍拉地响,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潮气,但那却是一种充满着家的味道的气息。我仿佛能看到奶奶坐在火炕上,借着昏黄的灯光缝补着衣裳,她的手虽然粗糙,但却十分灵巧。爷爷则在一旁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在黑暗中一明一灭,他们偶尔低声交谈着,那声音伴随着雨声,如同最温暖的摇篮曲。
老家的秋夜听雨,还能听到院子里的鸡鸭在雨中的躁动。它们被雨滴惊扰,发出叽叽咕咕的叫声,那叫声在寂静的秋夜中显得格外有趣。还有那院角的老榆树,雨打在榆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如今,我身处异地,在这陌生城市的秋夜听雨,心中满是对东北老家的怀念。那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成为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秋夜的雨,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和老家紧紧相连。它让我想起了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那些在老家度过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的思念也在这雨声中蔓延。这秋夜听雨的时刻,成为了我与老家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对话中,我重温着老家的温暖,也品味着独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
秋夜听雨,竟听出了一枕失眠的乡愁!

作者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世界诗人》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黑土文韵》特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