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修鞋锥的传承
小林在旧货市场发现了老李的修鞋工具箱。那个印着"上海"字样的铝皮箱子,在一堆仿古工艺品中显得格外扎眼。
"这个不卖。"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李师傅临走前托我等人。"
"等谁?"
"等个愿意接这摊子的人。"大爷推了推眼镜,"现在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学手艺,这箱子在我这儿摆了两年了。"
小林抚过箱子里发亮的锥子、磨圆的顶针,最后停在那个补了又补的皮围裙上。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烟纸,上面是老李歪歪扭扭的字迹:"手艺活要耐得住寂寞。"
"我能拍张照吗?"小林问。
大爷突然笑了:"李师傅说,第一个要拍照的人,就是等的人。"他"咔嗒"打开箱子暗格,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发黄的笔记本,"他修了四十二年鞋,记了四十二年的修鞋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2021年9月15日,晴。给王教授第八次补鞋跟。他说这鞋要穿着去参加孙子的毕业典礼。我说,下次得换鞋底了。我们都笑了,都知道没有下次了。"
第十三章:梧桐新枝
签售会后的第三个月,小林收到出版社样书。这次封面是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陈、张、李三人站在巷口,背后是刚栽下的歪脖槐树苗。
编辑在扉页写道:"你赢了。这本首印十万册。"
小林带着书来到新落成的社区活动中心。中心主任是当年梧桐巷居委会的刘大姐,现在白发已经爬满了鬓角。
"正好有个空房间,"刘大姐指着西侧的阳光房,"我们打算叫它'记忆角落'。"
阳光房里,老陈的石凳摆在正中央,旁边是仿制的老张豆腐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手艺墙",上面挂着老李的全套修鞋工具,还有那件打满补丁的皮围裙。
开业那天,来了不少老街坊。王教授拄着拐杖,脚上还穿着那双修了八次的皮鞋。他摸着石凳说:"老陈要是知道他的座位这么金贵,准得说'浪费'。"
窗外,新栽的梧桐树正在抽芽。小林想起老陈木匣里那片梧桐叶——原来它一直都在预言未来。就像那些看似消失的认真,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新的模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