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石凳上的对话
小林在石凳上坐到深夜。商场熄灯后,保安过来赶人,看清是他又退了回去。"是写梧桐巷的那个作家吧?"保安小声嘀咕,"我奶奶可喜欢你的书了。"
路灯下,石凳泛着温润的光。小林摸出手机,拨通了三年没联系的编辑电话:"我想写个续篇。"
"还是写那些老头老太太?"编辑在电话那头叹气,"现在流行的是元宇宙题材..."
"这次写他们年轻时候。"小林说,"写老陈当知青时怎么学会看云识天气,写老张在豆腐厂怎么跟老师傅较劲,写老李..."
电话突然断了。小林抬头,看见路灯下站着个模糊的身影,身形像极了佝偻的老陈。他揉了揉眼睛,影子变成了歪脖槐树的投影。
第二天清晨,清洁工发现石凳上放着杯喝了一半的冰美式,底下压着张稿纸。上面写着新书的第一句话:"有些认真,要等到老了才看得清。"
第十一章:豆腐渣的滋味
小林按地址找到郊区的豆腐作坊。老张的徒弟小赵正在磨豆子,手法比老张多了几分利落,少了几分沉稳。
"师傅临走前说,哪天要是来个戴眼镜的作家,就把这个给他。"小赵从柜台底下摸出个陶罐,"腌了三年豆腐渣,按老张家的方子。"
小林揭开盖子,酸香扑鼻。他突然想起老张常说的话:"好豆腐要经得起压,好味道要耐得住等。"
"师傅还说,"小赵往罐子里撒了把新鲜葱花,"吃的时候配这个。"
回城的公交车上,小林抱着陶罐。前排老太太不停回头看他,最后忍不住问:"小伙子,你这罐子里装的什么?这么香。"
"记忆。"小林说。老太太愣了愣,突然笑了:"我老伴以前也爱说怪话,他是修自行车的。"
车窗外,新建的梧桐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林突然明白,老去的认真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就像老陈的石凳,老张的豆腐,老李的修鞋摊——它们消失的地方,总会长出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