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塔下的密谈(2005年秋)
1
录音带的后半段是在雨夜修复的。
白鸽用铅笔小心翼翼地卷着卡住的磁带,窗外的雨点砸在铁皮遮阳棚上,像无数小锤子在敲打。陆小鹏蹲在录音机旁,突然说:"你听——"
电流杂音中,一个陌生的北方口音正在说话:"...军工订单至少五千套,专利必须转到红星厂名下..."
"但这是建设同志的个人发明!"杨卫国的声音突然提高。
"嘭"的一声闷响,像是拳头砸在桌上。北方口音冷笑道:"杨科长,别忘了你弟弟还在黑龙江农场..."
录音在此处突然清晰起来,陆建国的声音插了进来:"老杨,识时务者为俊杰。建设那边,我去做工作..."
白解放的手突然抖得厉害,茶杯里的水洒在裤子上,他却浑然不觉。徐彩凤看见丈夫的瞳孔在灯光下收缩成两个小黑点,像是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接到阵亡通知书的那个黄昏。
2
白远航的夜啼越来越频繁。
儿科医生查不出问题,只说可能是缺钙。但徐彩凤知道不是——每当月光照进婴儿床,孩子就会安静下来,睁着异常明亮的眼睛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什么。
这夜她又一次被哭声惊醒,却发现婴儿床空了。顺着月光找去,看见白解放抱着孩子站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
"...当年你叔也是这样的眼神。"白解放的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夜里站岗,他总说看得见五百米外电线上的麻雀..."
徐彩凤突然打了个寒颤。她分明看见,月光下孩子的左耳后,那道红痕正在微微发亮。
3
深圳来的律师姓陈,西装袖口露出锃亮的金表。
他带来的文件袋里装着陆建国的死亡证明和遗嘱复印件。当读到"专利收益权由长子陆小鹏继承"时,正在倒茶的陆小鹏手一抖,开水浇在了自己脚背上。
"放屁!"他涨红了脸,"我爹十年前就跟我们断绝关系了!"
陈律师不急不慢地推过一张照片:1992年的陆建国站在深圳某电子厂门口,身旁的年轻女人怀里抱着个婴儿。照片背面写着日期和一行小字:"鹏儿周岁留影"。
白鸽突然夺过照片,指着背景里的大型机械:"爸!你看那个——"
虽然模糊不清,但依然能辨认出传送带上的装置,与白建设专利图上的结构惊人相似。
4
暴雨冲垮了自行车厂的围墙。
白解放独自站在废墟里,脚下是混杂着红砖碎片的泥浆。二十年前建设探亲时说的话突然在耳边回响:"哥,等专利批下来,咱们就开个修理铺..."
身后传来踩水的声音。杨卫国的遗孀撑着黑伞走来,递过个被雨水打湿的笔记本:"老杨临终前...让我把这个...埋在车厂梧桐树下..."
笔记本里夹着张发黄的收据:"今收到白建设同志自动刹车装置技术转让费人民币捌佰元整(800元)",落款盖着红星厂财务章,经手人签名处龙飞凤舞地写着"陆建国"。
雨越下越大,收据上的红章渐渐晕开,像一滴陈年的血。白解放抬头望向倒塌的水塔,恍惚看见三个年轻人的身影站在雨幕中——中间那个穿军装的,正朝他挥手告别。
(第七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