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朱砂痣与番茄酱(2005年)
1
白远航耳后的红痕是在满月酒那天出现的。
徐彩凤正抱着孙子给亲戚们看,突然发现孩子左耳后有一道浅浅的红印,像谁用指甲轻轻掐了一下。她心里"咯噔"一声,差点摔了手里的满月红蛋。
"妈,怎么了?"白鸽接过孩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道红痕。
"像...真像..."徐彩凤喃喃道。她转身去厨房拿醋,却碰倒了灶台上的番茄酱瓶子。红色的酱汁溅在白色瓷砖上,像极了当年杨妻指甲缝里的颜色。
窗外,白解放正在院子里烧纸钱。火光映着他手里的照片——那是从《电工手册》里取出的三人合影,如今只剩下两个完整的脸庞。
2
肿瘤科的消毒水味里混着淡淡的香水气。
杨妻的床头柜上摆着个铁皮盒子,印着"红星自行车厂"的logo。她枯瘦的手指摩挲着盒盖:"老杨走前...让我把这个...交给白大哥..."
徐彩凤接过盒子,发现锁眼处沾着干涸的番茄酱。盒子里是半本工作日志,扉页上写着"技术科 杨卫国 1979"。翻到中间时,一页纸突然脱落——上面画着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图纸,右下角盖着"机密"字样的红章。
"那天...陆建国..."杨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护士匆忙跑来注射镇静剂。在陷入昏睡前,她挣扎着吐出最后几个字:"...录音带...车厂水塔..."
3
废弃的自行车厂像头垂死的巨兽。
白鸽踩着锈蚀的铁梯爬上水塔,陆小鹏在下面望风。自从深圳打工回来,他的郭富城分头变成了板寸,脖子上却多了条金链子。
"快点!保安马上巡过来了!"
水塔控制室的铁门早已变形,白鸽用力踹了三脚才踢开。里面堆着发霉的劳保用品,墙角有个军绿色铁柜——正是当年文工团装道具的那种。
柜门打开时,一群蟑螂蜂拥而出。白鸽强忍着恶心,在柜底摸到个用油纸包着的盒子。揭开油纸,里面是盘老式录音带,标签上写着"1979.3.15 技术研讨"。
远处突然传来狗吠声。陆小鹏压低声音喊:"有人来了!"白鸽慌忙把录音带塞进内衣,冰凉的金属外壳贴着她发烫的皮肤。
4
老式录音机转动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关于白建设同志提出的自动刹车装置..."录音里的男声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经厂党委研究,决定由技术科陆建国同志负责专利申请..."
突然插入另一个声音:"我反对!这分明是..."——分明是杨卫国的声音,但话没说完就被刺耳的摩擦声切断。
白解放猛地站起来,膝盖撞翻了茶几。保温杯里的枸杞水泼在录音机上,磁带"吱"地一声卡住了。
"爸!"白鸽手忙脚乱地抢救磁带,"后面还有..."
"不用听了。"白解放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相互摩擦,"3月15号...是建设牺牲前一周。"
窗外,白远航突然在婴儿车里哭起来。徐彩凤抱起孩子,发现他耳后的红痕变得鲜红如血,形状竟和当年白建设襁褓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第六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