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鸽哨掠过房檐(1991年)
1
白鸽的作文本第三页上,红色的批语像一道伤口般醒目。
"《我的理想》:要当卖冰棍的阿姨,因为她的木箱子里藏着整个夏天的甜。"
"评语:立意不高。60分。"
班主任李老师用红钢笔在"立意不高"四个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两道横线,墨水洇透了纸张。白鸽盯着那滩红色看了很久,直到它变成一只模糊的蝴蝶。
放学路上,她真的遇见了卖冰棍的张阿姨。那个褪了色的木箱子用棉被裹着,掀开时冒出一股带着甜味的白雾。
"要绿豆的还是奶油的?"张阿姨问。
白鸽摸了摸口袋里的五分钱,"能看看你的箱子吗?"
张阿姨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傻丫头,箱子里除了冰棍还能有啥?"
但白鸽总觉得,在那层棉被下面,一定藏着比冰棍更重要的东西。
2
杨卫国来的时候,自行车铃铛在院门口响了足足三声。
他右腿上的弹片又开始作祟,走路时像拖着个无形的铁球。白解放给他倒了杯高粱酒,酒液在玻璃杯里晃荡,映出两个扭曲的人影。
"自行车厂招工,"杨卫国从人造革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表格,"我给鸽丫头留了个名额。"
表格右上角印着"红星自行车制造厂"的烫金logo,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解放的手指在"家庭成分"那一栏上方悬了很久,最后落在"父亲职业"上——"国营食堂厨师",他写得一笔一划。
阁楼上突然传来"咚"的一声响。白鸽正在翻箱倒柜,灰尘从地板缝里簌簌落下,像一场微型雪崩。
"找什么呢丫头?"杨卫国仰头问。
"《电工手册》!"白鸽的声音闷闷的,"我们物理老师说要交手工电路作业..."
白解放的酒杯突然倾斜了一下,几滴酒液溅在招工表上,把"红星"的"星"字晕染成了一朵小红花。
3
徐彩凤在阁楼的樟木箱底发现了那管干裂的颜料。
她本来是上来找旧被面的,却撞见一束阳光正斜斜地照在某个铁盒上。盒子里躺着十二支锡管颜料,群青色那支的盖子已经锈死了,管身裂开一道细缝,露出里面干涸的色块。
最奇怪的是,盖子上粘着半片槐树叶子——1991年的阳光透过这枚1978年的枯叶,在徐彩凤手心里投下斑驳的影子。
楼下传来白鸽的欢呼声,接着是白解放低沉的训斥。女孩终于找到了那本《电工手册》,但此刻它正被父亲紧紧攥在手里,封面上那块褐红色的污渍在暮色中格外刺眼。
"这不是小孩玩的东西。"白解放说。
白鸽不服气地撅着嘴:"可老师说..."
"老师懂什么?"白解放突然提高了嗓门,"你叔叔当年..."
话说到一半卡住了。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代替他说完了后半句。
4
深夜,徐彩凤看见丈夫蹲在院子里烧东西。
火光照亮了他半边脸,另半边隐没在黑暗里。她认出那是些泛黄的图纸,上面画着些机械零件和电路图——都是从《电工手册》里撕下来的。
"建设画的。"白解放头也不回地说,"他总想改进自行车厂的流水线。"
一片灰烬飘到徐彩凤的拖鞋上,隐约能看见"专利申请"几个残缺的字样。她突然想起白天在颜料管上发现的枯叶——1978年的秋天,白建设最后一次探亲时,确实在院子里画过一幅画。
画的是什么呢?她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阁楼的窗户突然亮起灯光。白鸽偷偷爬起来了,她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对着台灯仔细端详。徐彩凤眯起眼睛,隐约看见那是一张从《电工手册》里掉出来的照片——三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训练场上,其中一个人的脸被子弹穿了个洞。
(第三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