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河对岸的算盘声(1983年)
1
棉纺厂的会计室里,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徐彩凤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在檀木算盘上拨得飞快。她今天穿了件蓝底白点的确良衬衫,领口别着一枚镀金的蝴蝶胸针——这是她第三次相亲时买的,如今已经是第三十七次了。
介绍人说,这次是个退伍军人,在国营食堂当厨师。
"会颠勺的,总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强。"介绍人临走前这么说道。
徐彩凤没吭声,只是把算盘上的数字又核对了一遍。她注意到账本上有个数字写错了,"7"字的那一横描得太粗,像条歪歪扭扭的蚯蚓。
2
相亲地点约在人民公园的凉亭里。
徐彩凤到的时候,男人已经坐在那儿了。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上衣,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着,像是在数什么。
"白解放。"他站起来,伸出手。
徐彩凤注意到他的左手无名指微微蜷曲着,像是随时准备勾住什么即将坠落的东西。
他们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天气、物价、棉纺厂的效益。白解放说话很慢,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奇怪的是,徐彩凤并不觉得闷。
临走时,白解放突然问:"你会修收音机吗?"
徐彩凤愣了一下,"不会。"
"我弟弟会。"白解放说,"他临走前留了本《电工手册》,我看了五年,还是没学会修收音机。"
徐彩凤看着他,突然明白了那根蜷曲的手指是什么意思。
3
结婚那天,徐彩凤的嫁妆里有个枣木梳妆盒。
盒子的底层压着七十六封信,每封的结尾都画着一棵枣树。第七十六棵枣子的位置有个针眼大的洞,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前男友时,用钢笔尖戳的。
白解放并不知道这些。他正忙着应付来喝喜酒的工友,其中有个叫杨卫国的,走路时右腿有点瘸。
"老杨以前跟我弟弟是一个连的。"白解放对徐彩凤说,"他膝盖里有块弹片,一到阴雨天就疼。"
杨卫国喝多了,拍着白解放的肩膀说:"建设那小子,临走前还惦记着还我螺丝刀呢!"
徐彩凤看见白解放的手指又蜷了起来。
那天晚上,清点完收到的礼金,徐彩凤发现白解放偷偷在厨房数粮票。五斤面值的票子被他单独放在一个铁皮糖盒里,码得整整齐齐。
4
白鸽出生那晚,下了一场暴雨。
徐彩凤在产房里疼得死去活来,恍惚间听见护士说:"是个闺女!"
她突然想起那些粮票——白解放每次数的时候,都会把其中几张翻过来看。直到此刻,她才明白那些粮票背面都盖着"荣军福利"的蓝色印章。
窗外,雨点砸在水泥地上,声音大得像是在敲鼓。
白解放抱着刚出生的女儿,站在走廊的灯光下。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和五年前那个数煤球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只是怀里多了个小小的生命。
"叫白鸽吧。"他说,"建设以前总说,想养只鸽子。"
徐彩凤虚弱地点点头。她看见丈夫的手指终于舒展开来,轻轻抚过婴儿的脸颊。
(第二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