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真相,往往藏在那些不被记录的瞬间里
一句无心的话,半张烧剩的纸,某个清晨突然醒来的梦。
它们轻如鸡毛,却能在风里飞过整条岁月的河,
最后落在你掌心,沉甸甸的,像一颗生锈的螺丝钉。
——题记
——
第一章:白家面馆的黄昏(1978年)
1
白解放数煤球的时候,听见了门外的自行车铃声。
他蹲在灶台后面,左手捏着一块黑得发亮的煤渣,右手食指在煤灰里划拉,数到第十七颗时,那铃声就刺破了面馆里凝固的油烟气。他手指上的煤灰蹭到了记账本上,按出五个灰扑扑的指印,乍一看像朵凋谢的梅花。
邮递员没进门,只在门槛外喊了一嗓子:“白解放!挂号信!”
白解放站起身,膝盖骨嘎嘣响了一声。他拍了拍手上的煤灰,在围裙上抹了两把,才接过那封信。信封是军绿色的,右下角印着“××部队”几个红字,边角已经磨得发毛。
他没急着拆,先摸了摸厚度——硬邦邦的,像是夹了什么东西。
2
面馆里没客人,只有灶台上的大铁锅还冒着丝丝热气。白解放走到靠窗的那张方桌前坐下,窗玻璃上积了层油垢,透进来的阳光都是昏黄的。
他用小拇指的指甲慢慢挑开信封封口。
里面滑出两样东西——
一张对折的纸,和一本巴掌大的《电工手册》。
纸是阵亡通知书,上面印着弟弟白建设的名字,还有一行“因公牺牲”的铅字,盖着鲜红的公章。
而那本《电工手册》……白解放翻开第一页,发现书的后半部分被血浸透了,干涸后的血渍呈现出一种褐红色,边缘晕染开,像极了中国地图的东南角。
他的手抖了一下。
3
白建设去年探亲回来时,给面馆写了一副对联,就贴在进门左手边的墙上——
“油盐酱醋调和人生百味,锅碗瓢盆奏响生活乐章。”
白解放盯着那副对联看了一会儿,突然发现“章”字的最后一笔上,停着一只绿头苍蝇。
苍蝇的翅膀在光线下泛着蓝莹莹的光,它一动不动,像是也在读那行字。
白解放没赶它。
他低下头,继续翻那本《电工手册》,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发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
“哥,要是回不去了,帮我把工具箱里的那把螺丝刀还给老杨。”
字迹很轻,像是匆忙间写下的。
白解放合上书,抬头看了看窗外。
黄昏的光斜斜地照进来,面馆的地板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像一条沉默的河。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