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杂谈——牛
作者:史钧生
对牛当歌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不经意间牛蹄踏踏,牛年将至。牛虽屈居十二生肖次位,但在漫长的农耕社会,牛在帮扶人犁耧耙耱种收碾打上却牛气冲天,功推第一。昔日民谣说的“五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无疑是大多数农人期盼的温饱梦。所以牛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声誉极佳,赞美之词俯拾即是,如力拔山兮称之为“牛劲”,股市一路飙升称之为“牛市”,艰苦创业谓之“拓荒牛”,忠党爱民称之“孺子牛”,墨客崇尚“牧牛图”,稚童学唱“小放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所以如是,皆为牛是奉献之使者,鼠为窃取之大奸。
忍辱负重、不遗余力,这是牛最优秀的品行。拉车拽犁,背如强弓,缰断皮绽,颈破血流,亦毫无退避三舍之闪念。酷暑严寒,蹄如坚镐,泥泞冰辙、烈日当空,也决无拂袖而去之率性。“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
温顺贤良、忠厚和善,这是牛最显著的性格。自然界中当属牛最为和善,特别是耕牛生性温和善良,童叟无欺。牧童横笛,应声而来,老翁持鞭,跟缰以行。牛居陋舍,舔颈示好,同栖共居,和睦相处,不像骡马一事反目,六亲不认,胡踢乱咬。牛食粗草,或陈或鲜,热冷不计,咀嚼再三,似知生计维艰,来之不易。为而不有,善而不居,这是牛独有的品格。牛的贡献可谓大矣,唯有辛勤劳作别无他求,焉谈贪占之心,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牛天天为善日日行好,寒来暑往经月累年不曾间断,有大美而无言。不居功,不占有,无索求,谦恭如一,心安理得,足踏实际,到了入禅止佛的境地。天下顶级厚道者莫过于真牛也。
勇于开拓,不惧邪恶,这是牛最崇高的精神。牛是伟大的拓荒者,随主人踏荒蛮,犁荆棘,填沼泽,垦良田,陪伴人类摆脱愚昧进入农耕文明,其历史功绩日月可鉴,天地有知,当为与人类共渡难关的伴侣和功臣。然而牛的厚道忘我并非懦弱可欺,而是爱憎分明,勇者不惧,可谓和善贯终生,逢敌露峥嵘。遇虎豹豺狼,怒目圆睁,奋蹄扬尾,煞是勇猛。主人有难,如神警觉,保护羸犊,俨如卫士。
牛知奉献归仁,能护主则义,不欺生接礼,识田宅有智,守故土诚信。自古以牛为祭祀之鲜,具仁义礼智信者,可以通神。
话牛与驴
由于世代居乡务农,根在黄土地,幼童之时起便熟知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件。于畜、禽可谓如数家珍,铭之于心,脱之于口。对牛、驴更是察其秋毫,晓其品性,将二者长短褒贬一番,同乐于此道者商榷。
牛在马驴牛骡兄弟行中,最为老实忠诚,童叟无欺,忠于主人不嫌贫贱。食之仅为草料,舍此毫无他求。若逢清贫之家,饥馑之年,草也时有时无,食料那更成梦中之事。然牛依旧奋蹄拼力,耕田不辍,从不偷懒,任主人役使。它不象家猫那样,食之馒头、糕点,咪咪邀宠和主人逗玩,甚至认鼠为友;也不象犬那样狂吠争功,摇尾乞怜以讨欢主人的心;更不象驴那样偷吃,耍奸,无人就偷懒。而是默默无声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劳作,拉车不松套,拽犁不止步,直到生命的尽头,还将自己的皮毛骨肉献之于人。在荒原野外遇见恶狼不计己身安危,怒睁牛眼,挺角向前,奋勇搏斗,使恶狼仓惶逃走,保全自己又救下牧童。堪称是自然界一位无私的奉献者、无畏的斗恶者。
驴是乡间小道、崎岖小路运输物品的好工具。腿脚快便灵活,有时只身驮载,或者驾小车往来。原农村无电时,驴拉磨磨面,只需勤吆喝也算一把好手,虽力不如牛,快不如骡马,耕田犁地也不可多得,不仅繁衍了驴,又生产了骡子这一新品。但它总喜欢偷懒、磨蹭、耍滑、偷吃,无怪被人斥之为奸驴、懒驴。稍有困难,即放喉嘶鸣。途遇野兽畏缩后退,甚至撒蹄而遁,概将主人抛下,薄情寡义,难怪人们外出宁可牵狗,不愿携驴。
牛驴品性迥异,人们对他们的评价看法迥然不同。对牛赞扬颇多,将有功于人民的人称为“孺子牛”,有益于人民的人称作“老黄牛”。股票市场呈上升趋势称之为“牛市”。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奋斗不息的精神称之为“牛劲”。对驴多为贬斥之词,对懒惰者俗称为“懒驴”,对奸猾者名之日“奸驴”,对偷机好利者称之为“贼驴”。
细细想来,牛可谓人类社会辛勤的建设者、奉献者,在当今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当大力推崇,树立这种勤奋者、建设者的形象,提倡、赞扬这种建设者、奉献者的精神。特别须倡扬牛那种求之甚少、献之甚多、默默无言、孜孜奉献的可贵品质,力戒空谈,力戒口号。切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对那种玩奸溜滑、进而偷食、独吞他人之果和国家之果的奸驴恶习。时代呼唤“牛”精神,社会需要“牛”精神,当今之人要有一种“牛”精神。

作者简介:史钧生,宝鸡扶风人,曾担任宝鸡市文广局局长,宝鸡市老年科协常务副会长、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宝鸡市戏剧协会名誉会长。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十余篇。参与创作《人间真情》等剧目,大型秦腔历史剧《苏若兰》进京汇演,获得陕西省艺术节一等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