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红喜字绿账簿(1962)
饥荒第三年,王保国的弟弟保民要娶媳妇了。
新娘赵秀芹是三十里外赵家庄的,陪嫁只有一口红漆木箱,箱角磕掉块漆,露出的木头茬子像豁牙。保民掀开箱盖,里头空荡荡的,只垫着块靛蓝粗布。秀芹的爹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等保民家给回话。
保国娘伸手往箱底一摸,指头触到个鼓囊囊的布包——里头裹着半袋玉米,掺着麸皮,够全家熬三天稀粥。箱底还压着本绿布面账簿,记着这些年赵家欠的债:“王保国借麦种十五斤,三年未还。”
保民成亲那天,公社突然来人查粮。队长踢开新房的门,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秀芹突然扑到红木箱上,哗啦掀开箱盖:“俺爹用这箱换的亲,谁要粮就从俺身上碾过去!”她指甲抠进箱板缝里,刮下一层红漆屑。
满屋子人愣住了。队长盯着箱底发霉的玉米粒,哼了一声走了。那晚保民发现媳妇跪在箱前,把账簿上“王保国借麦种十五斤”那一行,用针尖一点点挑掉了。
第三章:蓝工装黄批文(1979)
王保国的长子建军要进城当工人了。
临行前夜,保国蹲在灶台边,拿烧火棍在地上划拉:“在厂里学技术,别学说话。”建军嗯了一声,把蓝布工装叠进网兜,兜里还塞着半块烤红薯。
进厂第三年,建军成了车间标兵。劳模表彰会上,厂长念到技术科长的名字,说是他改良了锅炉节能阀。建军突然站起来:“阀门图纸是锅炉房老王画的,科长就改了个签名。”会场嗡地一声炸了锅。
第二天,建军被取消了转正资格。经过锅炉房时,他看见老王的搪瓷缸还摆在窗台上,茶垢积了半指厚。老厂长却悄悄把他叫进办公室,递给他一张调令:“下个月去技术科报到。”
调令是黄纸红字,像张陈年的批文。建军去技术科那天,发现老王的办公桌换成了花圈——肺癌晚期,死在值夜班那晚,手里还攥着被退回的专利申请书。
建军蹲在焚化炉前烧自己的奖状,火苗卷着纸角,灰烬飘起来,像那年饥荒时从红木箱里飞出的麸皮。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