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敕勒川草原(下)
——内蒙古旅游之二
文/刘玉伟
敕勒川草原上的这架直升飞机真的很漂亮,白色的底座,大红色的机身,在蓝天白云和绿色草地的衬托下,就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吸引来所有的游客纷纷上前和它拍照。游客一拨又一拨,大家都很有秩序地排队等待,几乎都没有断过。我们走进敕勒川草原,感觉比起那仁艾木嘎草原来,这里的草长势更好,也更绿更高。有很多游客想在草丛里拍照,都被景区的保安人员给阻止住了,他们或是步行,或是骑着摩托车在景区里走来走去。景区为了方便游客们拍照,草地中间都有用青石板铺出的小路,沿着这些小路就可以进入草的深处,一样可以拍出好的,很精彩的照片来。
我们几个人就是沿着草地间的小路,边走边拍照,一直走到写有“敕勒川”诗的大石碑那里。草地里开有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粉的、蓝的、白的,也是五彩缤纷,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走出草地时,路边有一个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歌游内蒙古”的造型,马头琴和五线谱的图案,再现了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在那块巨石碑上刻着“敕勒川”这首古诗,深绿色的字体浑厚有力。这是内蒙古书法家王迺欣的作品,他是呼和浩特人,市书画院书记、院长,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我们几个人站在大石碑前的木板上,又一起大声的念了起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石碑前是一个大的健身广场,带有蒙古族元素的环形步道黄黑相间,在广场上构勒出祥云般的图案。从这里再向里面走,就是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那里有一片白色的蒙古包建筑,有大有小,连成一片,就仿佛是落在大草原上的一群白色的大雁。
我们在朝外面走的时候,隔着那一大片草地,又远远地看见那四根硕大的,擎天而立的苏力德,那是草原吉祥和谐的象征,那是蒙古族同胞引以为傲的精神图腾。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敕勒川草原的美景,散落在草原上的蒙古包、勒勒车、凉亭、木凳、草垛等,就像是绽放在草原上的色彩艳丽的花朵,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游客们走累了,玩乏了,可以坐在凉亭里,坐在木凳上,一边欣赏着蓝天白云下的草原风景,一边开心的用餐和聊天。
我们走出草地后,路边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红色的“敕勒川草原”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田英章书写的。他是天津人,中国当代书法家和教育家。2024年他在日本病逝,享年74岁。他生前系《中国人才》杂志社副社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这块巨大的石碑后面就是我们刚才走过的草地,在绿草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块大石碑更显得雄伟壮观。
敕勒川草原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也曾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长期交汇的地域。北朝乐府民歌《敕勒川》早已是家喻户晓,大人小孩都会背上几句的古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就是敕勒川草原当年的美景。尤其是里面的这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几乎是所有人张口就能说出来的名句名言。
我们走出景区,路边停着一辆中巴车,车的一面画有一副“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的广告画,上面和车身一样高的,身穿蒙古族服装的小姑娘漂亮可爱,她头上的太阳和脚下的草原,还有白色的羊群,让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由凤凰传奇唱红的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此情此景,也正如歌中唱得那样: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刘玉伟,2025年8月1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