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兴衰
作者:班京
诵读:好运
编辑制作:小格
贾家的兴衰
(作者: 班京)
小学的时候,我读过三叔珍藏的一本《红楼梦》,尽管是繁体字,书的四角发圆,书页发黄,但读得津津有味。
电视剧《红楼梦》播映后,我又看了一遍简体字的《红楼梦》书,这次读起就顺畅多了,读罢对红剧编导更加拆服,把红剧演的活龙活现。
现在,我退休了,又看了一遍《红楼梦》,尽管看的还是原著,却有新感受,那就是贾家的兴与衰。
《红楼梦》中,贾家的兴衰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从钟鸣鼎食的繁华到树倒猢狲散的凄凉,道尽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必然。
一、鼎盛之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贾家祖上因军功封爵,宁国公与荣国公奠定了家族根基,到了贾代化、贾代善一辈,虽权势稍减,却仍稳居勋贵之列。彼时的贾府,府邸富丽堂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府中奴仆成群,光是荣国府就有三四百丁,主子们锦衣玉食,日常用度极尽奢华——元妃省亲时,大观园的修建耗费巨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无一不精;贾母的一顿便饭,便是寻常百姓数月的开销。
家族中人才辈出,贾元春入宫成为贤德妃,更是让贾家达到巅峰。彼时的贾府,不仅是皇亲国戚,更与史、王、薛三家联姻,形成"四大家族"的权势网络,一时风光无两,正如书中所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二、衰败之兆:内忧外患,暗流涌动
盛极之下,衰败的种子早已埋下。家族内部,子孙后代多是纨绔子弟:贾赦荒淫无道,为夺石呆子扇子逼死他人;贾珍、贾蓉父子荒淫乱伦,置家族礼法于不顾;贾宝玉虽聪慧,却厌恶仕途经济,无心支撑家业。管家阶层中,王熙凤贪婪弄权,放高利贷、包揽诉讼,掏空了府中积蓄;下人则互相倾轧、中饱私囊,府内管理混乱不堪。
外部危机也步步紧逼。元妃暴毙,失去了宫廷的庇护;家族财政亏空日益严重,入不敷出,就连贾母也感叹"出的多,进的少";而"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也接连失势,史府衰败、薛家式微、王家失势,唇亡齿寒之下,贾家孤立无援。

三、崩塌之际:抄家之祸,树倒猢狲散
最终,贾家的种种劣迹被揭发,皇帝震怒之下下令抄家。宁国府被查抄,贾珍被革职问罪;荣国府虽稍缓,却也元气大伤,府中财物被洗劫一空,奴仆四散逃亡。曾经的富贵荣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贾母忧愤而终,王熙凤病入膏肓,贾宝玉最终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贾家的兴衰,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命运缩影,更是封建王朝末期贵族阶层腐朽堕落、必然走向覆灭的真实写照。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将这份兴衰背后的人性、制度与时代的无奈,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