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大抵是苦的。这话听来颇有些丧气,然而细想,却也不无道理。人自呱呱坠地,便啼哭不止,似乎早已预见了这一生的艰难。及至长大,更是处处碰壁,事事为难。于是有人便说,要"好好爱自己",因为"这世界没多少人心疼你"。这话诚然不错,然而爱自己,又谈何容易?
我见过许多人,日夜与自己较劲。他们像是被无形的鞭子驱赶着,不停地向前奔跑,跑得气喘吁吁,跑得心力交瘁。他们以为,只要跑得再快些,就能抓住些什么。殊不知,那鞭子原是自己手中握着的。他们折磨自己,苛责自己,将自己逼入绝境,然后对着镜子里的那张憔悴面孔说:"你看,我尽力了。"
尽力了,便够了么?我想未必。尽力不过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旁人一个说法。而内心的空洞,却不会因为"尽力"二字就自动填满。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苦难是什么必经之路,是通往光明的阶梯。然而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自动转化为光明,除非你学会在苦难中看见自己。
街角有个卖早点的小贩,每日天不亮就推着车子出来,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整天。他的手上布满了冻疮,脸上刻满了风霜。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拼命,他笑着说:"为了孩子能上大学。"这话听来令人心酸,却也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苦难没有立刻变成光,但他的眼睛里,分明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光不是苦难赐予的,而是他自己点亮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在这条路上,顺流时不必得意,逆风时也不必丧气。山有顶峰,攀登的过程固然艰辛,但每一步都是对自己的超越;湖有彼岸,泅渡的时刻固然危险,但每一划都是向前的证明。我们常常在走到半山腰时感到疲惫,在湖中央时感到恐惧,殊不知,正是这些时刻,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心性。
我认识一位老者,年近八十,仍每日读书写字。问他为何如此用功,他道:"年轻时总以为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现在才明白,学习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他的话让我沉思良久。原来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那个不断苛责、不断质疑的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和睦相处,苦难便不再是苦难,而成了历练;挫折便不再是挫折,而成了转机。
人生余味,初尝苦涩,再品回甘。这不是因为世界变了,而是我们的心境不同了。那些吃过的亏,担过的责,扛过的罪,忍过的痛,不会自动消失,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它们成为枷锁,而让它们成为翅膀。
说到底,不为难自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明白何为重要;不盲目较劲,不是放弃奋斗,而是懂得适可而止。用心生活,不是事事计较;用力向上,不是不择手段;微笑前行,不是强颜欢笑。
万物皆有回转,人生亦是如此。当你觉得前路茫茫,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如今安在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