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记》:铭刻民族魂的壮丽史诗//天琮

《大刀记》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郭澄清以其细腻且充满力量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画卷。这部作品犹如一座丰碑,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抗争,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
一、经典片段:勇斗日寇,大刀扬威
在众多精彩情节中,有一个片段尤为震撼人心。那是在一次日寇对村庄的疯狂扫荡中,主人公梁永生带领着村民们奋起反抗。日寇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在村庄里肆意烧杀抢掠,一时间,整个村庄浓烟滚滚,哀号声此起彼伏。梁永生望着惨遭蹂躏的乡亲们,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手持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振臂高呼:“乡亲们,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鬼子欺负咱,拿起家伙,跟他们拼了!”
说罢,他如猛虎般冲向敌人。只见他身形矫健,大刀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烁间,日寇纷纷倒下。每一刀都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量。梁永生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他的大刀仿佛是正义的化身,所到之处,日寇无不胆寒。
村民们在他的鼓舞下,也纷纷拿起锄头、镰刀等简陋武器,加入战斗。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平日里憨厚老实,此刻却满脸坚毅,他挥舞着锄头,朝着一个日寇的脑袋砸去,为被杀害的父母报了仇。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顾自身安危,用手中的拐杖狠狠地戳向敌人的眼睛。整个村庄弥漫着一股悲壮而又激昂的气氛,村民们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场战斗,梁永生和乡亲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手中的大刀,成功击退了日寇的进攻。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日寇的尸体,而梁永生和乡亲们虽然也有不少人受伤,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对侵略者的蔑视。那把大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英勇与壮烈。
二、精神内涵:坚韧不拔,众志成城
这个经典片段深刻地体现了《大刀记》所传达的核心精神。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梁永生和村民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深知自己守护的是家园和亲人,哪怕力量悬殊,也要拼死一战。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真实写照。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的民族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地抗争到底。
其次是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在这场战斗中,梁永生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紧紧团结在一起。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保障。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战,才最终赢得了胜利。《大刀记》通过这个片段,生动地诠释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人物塑造:鲜明生动,有血有肉
《大刀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梁永生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主角,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坚定的抗日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面对日寇的屠刀时,他毫不畏惧,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身躯为乡亲们遮风挡雨。同时,他又充满智慧,懂得如何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带领村民们一次次化险为夷。
除了梁永生,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如善良勇敢的二愣娘,她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面对日寇的暴行时,却毫不退缩,积极为抗日队伍提供支持和帮助。还有机灵勇敢的小锁柱,年纪虽小,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战斗中多次立下战功。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四、艺术特色:朴实真挚,感染力强
从艺术特色上看,《大刀记》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方言土语,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鲁北平原的小村庄,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和豪爽。例如,“俺们”“咋个”“恁”等词汇的运用,使人物对话更加真实自然,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
同时,小说的描写细腻入微,无论是对战斗场面的刻画,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十分生动逼真。在描写梁永生挥舞大刀杀敌时,作者通过对他的动作、神态以及大刀的寒光等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而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又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动机。
五、现实意义: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大刀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它让我们铭记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在当今时代,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但《大刀记》所传达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以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同时,作品中所展现的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团结协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刀记》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精神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每一把大刀都挥舞出不屈的意志,每一次战斗都诠释着民族的尊严。
在如今这个和平的时代,《大刀记》所承载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保家卫国的担当、坚韧不屈的意志和团结一心的力量,都应深深烙印在我们灵魂深处。让我们以史为鉴,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辉煌。遂赋诗一首,以颂《大刀记》之精神:
七律·赞《大刀记》
烽火硝烟漫古津,刀光血影战凶神。
豪情壮志冲霄汉,铁骨铜心护庶民。
敌寇狰狞终必灭,英雄勇猛自堪珍。
千秋史册留芳迹,浩气长存励后人。
2025年8月16日/乙巳闰六月廿三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链接:
纪念《大刀记》出版50周年座谈会暨
《我与大刀记的故事》及书画作品征稿启事

2025年,我们迎来两个意义非凡的纪念日: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5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大刀记》作为一部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典,以其磅礴的气势、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家国情怀,生动再现了鲁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史诗,是民族精神的文学丰碑,影响深远。先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建党百年60部《红色经典初版本文库》《百年百部红旗谱》。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学薪火,并重温红色经典《大刀记》这部不朽之作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特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一、举办单位
1、主办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
郭澄清纪念馆
2、承办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竹庐书院
3、协办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都市书画院
二、活动内容
1. 纪念座谈会:
拟于2025年8月26日上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纪念《大刀记》出版50周年座谈会”。
将邀请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家、作家代表、郭澄清先生亲属及各界人士共同回顾《大刀记》的创作历程、文学成就、社会影响,探讨其蕴含的抗战精神与时代价值。
2. “我与《大刀记》的故事”主题征文:
征集对象:全国广大读者、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及各界人士。
征文主题:围绕阅读《大刀记》,收听长篇连播,观看《大刀记》连环画、影视作品的经历、感受、思考,讲述《大刀记》对个人成长、思想观念、家国情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享与《大刀记》相关的难忘记忆、研究心得或收藏故事;探讨《大刀记》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作品要求:
体裁不限(散文、随笔、评论、回忆录等均可),字数建议在1000-3000字之间。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积极向上,紧扣主题。
须为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开出版物或网络平台发表过。
投稿请采用电子文档(Word格式),邮件主题注明“《我与大刀记》征文+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刊发平台:优秀征文作品将在《都市头条》平台“济南头条”频道开设的专栏中陆续刊发。优秀作品可推荐主流媒体发表,符合要求的作品将结集成册。
投稿都市头条微信13325115197(微信同号)
截稿日期:2025年9月30日
3. 纪念主题书画作品征集:
征集对象:全国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
作品主题:围绕《大刀记》所反映的抗战精神、家国情怀、英雄气概、鲁北地域风貌,或郭澄清先生的文学贡献进行创作。可选取书中经典场景、人物形象、名言警句,或抒发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作品要求:
书法、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等)作品均可。
作品尺寸:建议不大于四尺整张(138cm x 69cm),形式不限(横幅、竖幅、斗方、扇面等)。特殊尺寸请提前沟通。
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清晰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投稿作品无需装裱。
收藏与荣誉:
入选作品将由 “郭澄清纪念馆”永久收藏。
所有入选作者将获得由主办方和“郭澄清纪念馆”联合颁发的《收藏证书》。
投稿方式:请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指定地址(请妥善包装)。
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汇源华庭18号楼纪念活动组委会收
邮 编:250033
联 系人:宋先生
电 话:13325115197
截稿日期:2025年9月20日 (鉴于作品需要邮寄及后续装裱、布展准备时间,建议书画截稿稍早于征文)
重要说明
投稿者应保证对所投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不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如有纠纷,责任由投稿者自负。
主办方对入选的征文作品拥有在本次纪念活动相关宣传、展览、出版(含电子出版)、信息网络传播等非商业用途的使用权,不再另付稿酬;对收藏的书画作品拥有所有权及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宣传等权利。
书画作品原则上不退稿,如需退稿,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并承担退件费用。未入选且未说明需退稿的作品,主办方将妥善处理。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所有。
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咨询电话:13325115197
巍巍泰山铭记烽火岁月,滔滔黄河咏唱英雄赞歌。值此双重历史纪念的重要时刻,我们诚挚邀请您,用文字记录感动,用笔墨描绘情怀,共同参与到这场意义深远的纪念活动中来,重温《大刀记》,缅怀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
郭澄清纪念馆
2025年8月8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