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算盘珠子的秘密
杨小满把算盘带回家后,发现最边上那颗珠子怎么都安不回去。他媳妇凑过来看,突然"咦"了一声:"这珠子是空心的。"
两人对着灯仔细瞧,果然看见珠子侧面有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杨小满用指甲抠了半天,珠子"啪"地裂成两半,里面卷着张小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还能认出是老杨的笔迹:"1999年腊月,欠张家庄张木匠一个人情,他儿子上大学没凑够学费,我让王二假装找他打家具,多给了三百工钱。这事别让小满知道,年轻人嘴不严。"
杨小满的手直发抖。他想起那年冬天,老杨确实突然说要打个新衣柜,还非要找张家庄的木匠。
---
第十四章:流动的算盘
第二天一早,杨小满去了镇上的小学。他把算盘送给教数学的李老师,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爹用过的,给孩子们学算数吧。"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这怎么好意思......"
"没事,"杨小满笑了笑,"我爹常说,算盘要拨起来才有用,放家里就成摆设了。"
回家的路上,他拐去小卖部买了本新账本。这次是红色的,封皮上印着"现金日记账"四个烫金字。
---
第十五章:新算法
2024年秋收后,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说要搞"数字经济",让家家户户学用手机记账。村民们都摇头,说还是纸笔实在。
杨小满却第一个报名。他掏出手机,点开记账软件给大伙看:"看,这就是电子算盘。"
屏幕上列着两栏:一栏是"别人欠我",一栏是"我欠别人"。最底下有个按钮,写着"一键清零"。
老会计张叔凑过来看,突然红了眼眶:"你爹要是看见这个......"
杨小满按下了那个按钮。所有数字都变成了零,但底下又跳出一行小字:"情义无价,请用心记。"
---
第十六章:无账之年
腊月二十三,小年。杨小满在院子里架起铁桶,把老杨留下的所有纸条、收据都烧了。火光映得他脸发烫,像是老杨在拍他的肩膀。
媳妇端来饺子,问他:"这回真不记账了?"
杨小满指指心口:"记这儿呢。"
开春时,村里人发现杨小满变了。谁家有事他都去帮忙,但再也不提"欠"字。有人过意不去要还人情,他就说:"记着就行,等我老了走不动道,让你儿子给我挑担水。"
这话听着耳熟。老人们想起,四十年前的老杨,也是这样说的。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