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的。我想,这道理人人都懂,但未必人人都做得到。人们常常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远处,仿佛那里会走来一位安排命运的神明。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那路上除了飞扬的尘土,什么也没有。
我见过一个青年,整日在巷口徘徊。他生得白净,眉眼间夹些书卷气,想是读过几年书的。每每有人经过,他便要凑上去问:"可有差事介绍?"声音里带着三分恳求,七分羞赧。起初人们还敷衍他几句,后来便只当他是路边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了。他的衣服渐渐由白变灰,由灰变黑,最后竟与巷口的污垢融为一体。
人活世上,原是要自己去挣命的。隔壁的王二,起初不过是个挑担卖菜的,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担着两筐青菜走十几里路。菜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腿,他就这么湿漉漉地站在街口叫卖。后来他攒钱买了辆板车,再后来开了间杂货铺。如今虽不算大富,却也衣食无忧。他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他用一双脚板丈量出来的。
烦恼这东西,人人都有,却又各不相同。李家的媳妇为丈夫不归家而愁,张家的老汉为儿子不争气而苦。两下里见了面,互道苦楚,却也不过是隔靴搔痒。人心隔着肚皮,痛苦隔着经历,哪里就能真正相通呢?不过是各自叹息一番,又回到自己的愁城中去。
跌倒过的人,最知道谁会伸手。我少时曾见邻居赵大爷摔在雪地里,半天爬不起来。平日里与他称兄道弟的那些人,远远看见便绕道走了。倒是一个常被他骂作"没出息"的后生,将他扶回了家。世态炎凉,非得亲身尝过,才能品出真味。
求人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不假。陈家的儿子病了,没钱医治,老陈四处借钱,看尽了脸色。那些平日里把酒言欢的朋友,忽然间都有了难处。老陈回家,对着病榻上的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默默地嚼着自己的苦涩。
然而人活一世,总不能全然地冷漠。我见过卖粥的阿婆,每日留一碗热粥给街角的乞丐;也见过富商在灾年开仓放粮。以爱做事,以感恩做人,这道理简单,却能让冰冷的世界有几分暖意。
钱财是好东西,但比钱财更好的是人品。钱会散尽,而人品却能长存。我们巷尾住着个穷教书先生,家徒四壁却诲人不倦。他的学生有的做了官,有的发了财,回来见他,仍是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先生"。
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去争,它便不会给。争了,或许有,或许无,但总比坐等强。即使最终一无所得,至少可以对自己说:我活过,我奋斗过,我不后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