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上思老君
文/任先增
我站在高高的老君山顶,
眼望金碧辉煌的宮殿群,
思绪穿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时空。
老子的光辉形象跃然心中。
那是个狼烟四起,战火连绵,礼崩乐坏,父子争斗,兄弟相残,民不聊生的时代。
那个时代,社会在倒退,文明在毁灭。野性在泛滥,黑暗在笼罩。那时侯,社会该如何发展?百姓该怎样生活?人类急需思想家来给他们指引前程。在这有关人类命运的关键时刻,天降福星,老子,孔子应运而生。
老子(公元前571年生)第一个站了出来,以他善于洞察世间万物的睿智,勇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恒心,创立了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指导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行动纲领——道教。
他的弟子孔子(公元前551年生)则创立了以中庸为核心,约束人们道德规范,行为标准的儒教。
印度的释加牟尼(公元前566年生)则创立了以因果为中心,教人解脱,带有半神教色彩的佛教。
至于五百年后的基督教乃至一千多年后的伊斯兰教,则是把人们带进了神主宰的世界。与上述三教有夲厧的不同。
老子是伟大的先驱,
他尝了第一口梨子。
他积毕生心血,完成了集天地精华凝炼而成的光辉巨著——《道德经》。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是光辉的哲学家,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他是难以超越的文学大家,文深意远,言简意赅。
他是丰富的语言学家,五千言道德经成语无数。而今朗朗上口,广泛应用的比比皆是。
……
他的最伟大贡献,是引导中国人民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世界,提出了道(即自然规律)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唯物史观。而非神主宰统治世界。
现代物理学,化学,信息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的发展,不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生命力吗?
他教导我们道法自然,认识、利用自然规律。历史经验证明,遵守就个法则的,社会就发展。违背这个法则的,社会就停滞或倒退。
他教育人们上善若水,包融共处,和谐友爱而非争杀掠夺。
他告诫领导者要和光同尘,公平公正,勤政爱民。不要高高在上,穷奢极欲,脱离人民,脱离社会实践。
他教给人民相对论,用对立统一的思想研究分析世界,以此指导行动。赐智慧给中华儿女。使中国在他身后二百多年完成大一统,出現多个盛世高潮。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他教育人民不要争名逐利。
他告诉人民何为体,何为用,何为根本,何为枝节。
他告诉人们功成身退而无忧的道理。张子房功成身退,得以保全。诸葛未出山先思退耕茅庐。刘伯温功成即退隐不都是在实践老子这一思想吗?
他向人民讲明厚德方能载物的道理。指出脾气不能大于本领,财富,权势,欲望不能高于德行。天之道,埙有余而补不足。
……
幸运 啊,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了道教、儒教的教化引领,中华文化才得以光辉灿烂,绵延不绝。中华民族才得以五千年来永保统一,虽屡遭外敌入侵而不分裂。因为我们有中华文化,中华脊梁,共同根脉。
今天,老子思想依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发展科学事业的一把钥匙。
让我们为中华民旅涌现如此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而自豪吧!
可能你感到他已远去,但他的思想已经实买在在溶在了我们的认识、思维、行动之中,溶在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可能你认为他不过是一门宗教的创始人,传播的是宗教思想,具有历史性,局限性。是的,宗教是思想体系,但宗教思想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而老子阐述的思想是科学的,辩证的,随着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因此,道教,儒教不能等同于其它宗教来看待。
至于神化的道教,那是他身后的事情了。道教的根本思想,应该是《道德经》所阐述的内容。
老子是圣人,不是王者。没有那么多轟轟烈烈的事迹,但其光辉思想永不可磨灭。
我站在高高的山顶,沉思如醉。凉风吹来,日已近山。老君文化园钟鼓声悠悠传来,震人心魄,发人深思。
我一步三回头,留恋不舍地走下老君山,思念却永远留在了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