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李老师的黑板(上)
李老师的教室里总是飘着粉笔灰的味道。那块黑板用了十五年,被粉笔磨得发亮,边角处已经露出了木头底色。每天放学后,李老师都要用湿抹布仔细擦一遍,可那些字迹就像长在了黑板上,怎么擦都留着淡淡的影子。
"同学们,今天教'人'字。"李老师踮起脚,在黑板上方一笔一划地写。粉笔"吱呀"响着,掉下一簇白灰。
最后一排的王三顺突然站起来,走到黑板前,在"人"字旁边画了头小毛驴。
教室里哄堂大笑。李老师的教鞭举到半空,却轻轻落在了自己掌心:"三顺啊,你想说什么?"
王三顺的嘴张了又合,粉笔在他指间断成两截。
(待续)
第五章:李老师的黑板(中)
暑假前,公社来了通知:学校要合并到邻村,李老师可以退休了。
他收拾讲桌时,发现抽屉里塞满了小石子——是孩子们玩"抓石子"落下的。窗台上摆着一排歪歪扭扭的泥塑,有狗,有鸡,最像样的那个是王三顺捏的毛驴。
"李老师!"刘寡妇家的小闺女跑进来,"您真要走了?"
李老师把最后半盒粉笔装进口袋:"黑板留给你们,想写字的时候......"话没说完,小姑娘"哇"地哭了,眼泪冲开脸上的灰,冲出两道白印子。
当夜下起了暴雨。李老师躺在床上,听见教室方向传来"咚咚"的声响。他举着油灯去看,只见王三顺蹲在黑板前,用石块一下下地刻着什么。闪电亮起的刹那,他看清了——黑板上刻满了歪歪扭扭的"人"字,每个字旁边都跟着头小毛驴。
(待续)
第五章:李老师的黑板(下)
秋收时,合并后的学校派人来搬桌椅。他们发现黑板不见了,墙上只留下四个锈迹斑斑的钉孔。
而此时,李老师正在自家院子里给新搭的鸡棚钉木板。板材很眼熟,背面还留着没擦干净的"a+b=c"。一只芦花鸡跳上去,爪印正好盖住了那个算式。
王三顺来送红薯,看见墙角立着的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他凑近看,发现是全班二十三个孩子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句评语:
"栓柱力气大"、"铁蛋跑得快"......翻到背面,在斑驳的粉笔印里,隐约能认出:"三顺不说话,心里比谁都明白"。
风把晒着的被单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压着的教案本。第一页上写着:"教书三十年,最该教他们怎么活,可惜我也不会。"
(第五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