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宫•人月圆〕
号声中的铁血军魂
翠柳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声声(如雷震天)际,
阔步(前行)绽雄威。豪情(盈胸添)刚气,
剑光(闪烁赋)锋利,
大国(梦魂心)头袭。
〔幺篇换头〕
中华(儿女怀)壮志,八年抗(战驱敌)寇,
四海扬威咏驱敌,春秋史册载留丰绩。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所向披靡势难抵。
赏析:
这首《〔黄钟宫•人月圆〕号声中的铁血军魂》以雄健笔力勾勒军人风骨,讴歌民族精神:
一、军魂之声:意象与韵律的交响
开篇“一二三四”的号子声重复叠加,如战鼓擂动(“如雷震天际”),既具军营操练的真实感,更以斩钉截铁的节奏模拟军队行进气势。其后“阔步”“剑光”等动态意象连环推进,与号子声虚实相生:脚踩大地的震颤与兵器锋芒的寒光,从视听维度将“雄威”具象化。末段号子声再度轰鸣,与“所向披靡”形成首尾回环,声波如排浪层层叠加,将豪情推向顶点。
二、血色烙印:历史与当下的镜像
幺篇“八年抗战驱敌寇”突转时空,赋予军魂以历史纵深。动词“驱”字双线并行:既指向烽火年代驱逐外寇的浴血抗争,亦隐喻当下守护“大国梦”的精神传承。“春秋史册”以青铜铭文般的庄重,将战士血性与民族记忆熔铸。历史烽烟与当代号角的叠影中,“号声”升华为穿越时空的精神图腾。
三、魂铸锋芒:个体与家国的共生
“豪情盈胸”“梦魂心头”等私语化表达,巧妙拆解集体叙事——将铁血军魂具现为千万将士的心跳共振。剑锋的寒芒既象征御敌的武力,更暗喻守护家园的意志如刃新发于硎。末句“势难抵”以千钧笔力收束,个体之志、军队之威、国运之盛在此浑然一体,奏响气吞山河的黄钟大吕。
此曲犹如青铜剑铭:词句铿锵如锻铁,章法回环如甲胄,于元曲的婉转腔调中注入金石铁血,传统曲牌焕发新时代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