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爱好收藏书法碑帖。前不久,从我国已故著名书画家、书画教育家高冠华先生的夫人张旭老师那里获得了高冠华书作四则影印件,我把它分别称作:《构图十要帖》《画须三要帖》《观隆中对有感贴》和《唐人诗帖》。有道是,书如其人。从高先生的书作中,连同之前对其诗作和篆刻作品的品读,向世人展现的高冠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名实相符的诗人、刀笔交融的篆刻家,也一名个性鲜明的书法家。下面从高先生书作四则入手,探寻其书法艺术的真谛,感受其书法艺术的魅力。一、植根传统,取法乎上,兼收并蓄高冠华先生的书法,深植传统沃土。 他取法乎上,以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独特历史地位、堪称中国文字演变活化石、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俗称”二爨”为摹本,从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古朴、厚重、雄强的艺术风格。他的字,继承”二爨”,笔法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结体茂密,既继承了汉碑的法度,又有隶书遗意。结体方扁,疏朗朴实,体态自然,在平正中求其方、圆、长、短之变化,形态上又变化多端,字形大小不一,相互错落,奇趣横生。这从《构图十要帖》中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先生还坚持取法多元,兼收并蓄,从其书作四则中,既能看到篆籀、汉隶、“二王”、唐楷的影子,也能窥测到明末书法家黄道周、倪元璐的痕迹,从而体验到篆、隶、楷、行、草诸体于一炉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