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底有灰,这是谁家也免不了的。人们每每只看见别家锅里的饭香,却不见那锅底积着的黑灰。我先前也不明白,后来才晓得,原来家家如此,只是有的灰厚些,有的灰薄些罢了。
我见过一个青年,日日羡慕邻家的富贵。那邻家门前车马喧阗,灯烛辉煌,他便以为那家是极乐世界。一日,邻家忽遭变故,大门紧闭,从门缝里泄出几声呜咽。青年这才知道,那家的主人欠了一屁股债,连夜逃走了。锅底的灰,向来是不肯轻易示人的。
人总是如此,看别人像是看戏台上的角儿,浓墨重彩,好不热闹;看自己却如看后台的杂役,灰头土脸,乏善可陈。殊不知那台上的角儿下了台,卸了妆,也是一副寻常面孔,甚至还要为明日的戏码发愁。
我曾经执着于许多事。执着得像是一把火,烧啊烧的,把那些幼稚的念头、任性的脾气都烧成了灰。烧过之后,地上竟慢慢长出些别的东西来——人们管那叫理智,叫冷漠,或者叫清醒。名字虽不同,其实都是一回事,不过是看透了世情之后的麻木罢了。
有些问题,我日里想夜里想,想得脑仁生疼,终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人,我今日盼明日盼,盼得眼睛发酸,终究盼不来一个回眸。后来不知怎的,忽然就不想了,不盼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释怀罢。释怀不是想通了,而是懒得再想了。
人生在世,总要担些担子。有的担子压在肩上,有的担子压在心头。能担得起是本事,能放得下是智慧。可这智慧说来容易,做来却难。我见过许多人,一辈子都背着陈年的包袱,压弯了腰,压白了头,就是不肯放下。他们以为那包袱里装着什么宝贝,其实打开一看,不过是些发了霉的旧事罢了。
锅底有灰,日子有过。谁家不是一边吃着饭,一边积着灰呢?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