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A股牛市初期的背景下,雷科防务(002413.SZ)作为国防军工板块的重要标的,其行情可从以下多维度综合分析:
一、牛市环境下的市场基础
1. **资金驱动与情绪共振**
2025年8月以来,A股市场呈现典型的牛市初期特征:沪指突破3683点创四年新高,单日成交额达2.18万亿元,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这种流动性宽松与风险偏好提升的环境,为军工板块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军工ETF规模显著增长,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显示市场对国防科技领域的关注度快速升温。
2. **结构性行情中的板块轮动**
当前牛市以资金驱动的结构性上涨为主,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是主线。军工板块作为“反内卷”主题与新质战斗力的代表,成为资金重点配置方向。例如,8月13日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雷科防务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5亿元,占成交额10.26%,显示市场对其雷达技术的认可。
二、行业逻辑:国防升级与订单释放
1. **政策红利与国防预算倾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防预算向装备费倾斜的趋势明确。国务院《重要军工设施保护条例》将于9月实施,叠加新质战斗力发展需求,雷达、无人机等细分领域订单加速落地。雷科防务中标西部战区高原雷达网升级项目,并作为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固态发射机核心供应商(市占率超75%),直接受益于国防现代化进程。
2. **全球军备竞赛与军贸扩张**
北约宣布军费目标提升至GDP的5%,印巴冲突中中国装备实战表现亮眼,推动军贸市场扩容。雷科防务的KLJ-7A机载雷达配套歼-10CE战机,随着巴基斯坦等国采购需求增加,未来业绩弹性显著。
三、公司基本面:亏损收窄与技术壁垒
1. **财务改善与订单兑现**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8%,亏损同比减少37%,第二季度亏损收窄至486万元。21亿元雷达项目预计下半年交付,PL-17导弹配套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0%,成为业绩主要增长点。
2. **技术卡位与军民融合**
公司在气象雷达领域市占率85%,研发的激光测风雷达填补舰载直升机起降保障空白,已列装山东舰航母编队。同时,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华为、比亚迪认证,2025年预计贡献1-1.5亿元营收,推动民用市场突破。
四、技术面与资金动向
1. **量价齐升的突破态势**
8月13日股价放量上涨4%,突破6元关键阻力位,随后三日维持在6.2-6.5元区间震荡,换手率显著提升。技术形态上,MACD金叉与成交量放大形成共振,显示多头力量占优。
2. **机构抢筹与外资增仓**
二季度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47.88%,显示内外资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但需注意,公司市盈率(TTM)为-21.02,高估值风险需警惕。
五、风险与策略建议
1. **核心风险提示**
- **业绩不确定性**:尽管亏损收窄,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现金流为-1.16亿元,需关注订单交付进度。
- **市场波动风险**:作为总市值84亿元的小盘股,在牛市资金轮动中可能面临较大回撤。
- **行业竞争**:国睿科技等同行在反隐身雷达领域技术领先,需跟踪其订单动态。
2. **操作策略**
- **短期博弈**:若沪指站稳3600点,可依托6元支撑位参与,目标价上看10~15元,止损位设为6.0元。
- **中长期配置**:关注订单交付节点(预计Q3)及PL-17导弹量产进展,若业绩拐点确认,可逢低布局,目标持有至2025年底估值修复至行业平均水平(PE 40倍)。
六、结论
在牛市初期资金向高景气赛道聚焦的背景下,雷科防务凭借国防订单放量、技术壁垒与军民融合潜力,有望成为军工板块的弹性标的。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波动,中长期则可逢低配置,分享国防现代化与低空经济发展的红利。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订单兑现节奏与外资流向,动态调整持仓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