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如今做的很多事情,在短期内都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效。我的选择与行动,都由当下的认知所决定。物质层面,我的生活并不算奢华,甚至称不上滋润,但在精神、心灵与时间的维度上,我却是丰盛而富足的。尤其是当我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后,我更不在乎所谓的“面子”,这些表面的虚荣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现在我所做的选择和行为,很多人依旧无法理解和认可。几年前,我做出的决定更是遭遇了普遍的不理解与反对,而今天,虽然情况已经比当初好很多,但我新的选择依然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甚至颠覆他们的认知。他们的想法,于我而言,并不重要。更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他们总是忽略我过去的成果,不用事实去判断问题,而是凭着固有的成见作出评价。我并不自夸自己多么了不起,但我做成的一些事,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比如“时间自由”这件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不到一年甚至两年都不用回公司上班,而我的公司依然能正常运转,旗下的几家企业依然存活下去。或许有人觉得我是幸运的,我不否认运气的成分,但他们不知道,我在改革与转变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代价,经历了多少别人不理解甚至否定的时刻。
我的自由,与我的认知、选择和行动息息相关。比如,当初我决定让孩子出国读书时,有多少人不理解、不认同。今天看上去,孩子与同龄人的差距还不算明显,但我知道,等到他独自面对人生、遭遇困难、开始工作、独立生活的时候,差别就会逐渐显现。我不能说我每一次决策都完全是“站在未来”做出的,但我敢说,我人生中80%的重大决定,都是先看未来,再做当下的选择。
我们的一切选择与行为,都是认知的产物。而所谓的认知,本质上就是我们所相信的观念,它们决定了命运的走向。这些观念,又来源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以及信息获取的渠道。我今天做的很多事,当下不被理解、不被认同,这并不代表我一定错了,也不代表我一定对了。时间会给出答案,而我愿意耐心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如今,无论是在思想上、选择上还是行为上,我都有一个核心的原则支撑着我。可以说,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源于这个核心——方向决定一切。我做的事情,都会先用逻辑推演未来的发展趋势,再据此作出判断。比如,我在村里推行“全员股东制”的生意模式,是因为我判断未来人们会回归人性,愿意为自己而干。当我离开村子的时候,我看到它正走回头路,越来越封闭,所以我逐渐停止在村里投入资源。相反,我判断海外会因我们的封闭而获得更多机会,于是我选择去海外创业。
同样,我目前选择的行业,也是基于趋势的判断。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基础设施的需求,所以我做了工程项目;而随着美国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它会变得更强大、更富有,而富有的社会必然带来更强劲的消费力,因此我坚定推进跨境电商,专注做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判断,一个不把人当人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养出真正正常的人;一个奴化教育的体系,无法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这些判断,让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类似的重大选择还有很多,几乎都源于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趋势的判断。这些选择累积在一起,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但更是一次次极具突破性的成长。我相信,随着不断的积累,我会逐一化解眼前的难题,跨过所有的障碍。现在遇到的困难,不过是暂时的。当初我能走到今天,而如今的我,在任何领域都比过去的自己更强大十倍、百倍。凭借过去沉淀下来的经验,以及持续的成长与积累,我有理由相信,我一定可以再次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只是我也清楚,这条路不会有人为你鼓掌喝彩,大多数时候,你只能一个人咬牙走下去。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是在用事实判断你,而是在用他们自己的局限衡量你。他们看不到你的视野,只能用他们的井口去揣测你的天空。等到未来结果显现时,他们也许会惊讶,但往往不会承认当初是自己看错了。因为承认别人的远见,意味着要质疑自己的过去,而这恰恰是多数人最不愿意面对的事。
所以,我从不指望所有人理解我。我做的事,是为了符合我的价值观和方向,而不是为了换来别人的认同。我知道,认知的差距是人生最大的差距,它比金钱、地位、学历的差距都要深刻得多。当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你就再也无法假装那些东西不存在。而很多人害怕的,不是外面的世界不好,而是他们担心自己一旦走出去,就再也回不去那个熟悉又安全的圈子。他们害怕的,是“知道得太多”之后所带来的不安与焦虑。
我常常想起一句话:最大的讽刺,是有人拼命守着一口井,还以为自己守护的是整个世界。更可笑的是,他们一边声称“井外没什么好看的”,一边又死死拦着别人爬出去看一眼。他们的底气,并不来自真正的见识,而是源于害怕,害怕别人见识过天空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陪他们望井口。他们口口声声说这是稳定,其实只是困境;他们以为那是安全,其实是失去选择权的囚笼。而我,宁可跌倒在路上,也不要一辈子坐在井底安慰自己说:这里已经够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