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新槐树下
村口那棵歪脖子槐树被雷劈了之后,村委会花三万六买了棵新树种上。挂的牌子上写着"乡愁记忆树",还装了圈不锈钢护栏。
老张的孙子张建军带着城里媳妇回来看见,噗嗤笑了:"爷,这不比您当年上吊那棵气派?"老张抄起烟袋锅子就要打,忽然想起裤腰带早换成七匹狼了。
牛小丽的孙女在树底下直播卖豆腐,美颜滤镜开得连痣都磨没了。粉丝问她为啥叫"延津老豆腐",小姑娘眨巴着贴了假睫毛的眼睛:"这可是我奶奶传下来的手艺呢!"其实她奶奶的卤水方子早跟着拆迁协议一起埋了。
刘老倔蹲在护栏边抽烟,新来的驻村书记过来递名片:"刘大爷,咱们准备搞乡村旅游..."老头把烟头按在"总经理"三个烫金字上:"游啥?游我这张老脸?"
夜里下起小雨,不锈钢护栏上爬满水珠,像棵哭花了妆的树。孙瘸子的假肢靠在树根旁——他下午被邀请去给残疾人运动会剪彩,回来时醉得把腿落出租车上了。
第十二章:二维码里的哭声
村里要建数字档案馆,大学生村官拿着扫描仪挨家收老物件。赵光棍翻箱倒柜找出个搪瓷缸子,杯口缺了块瓷,像张豁牙的嘴。
"这破玩意儿能扫出啥?"他问。
村官扫完惊呼:"有音频!"搪瓷缸里突然传出三十年前的广播声:"社员同志们注意了..."背景音里隐约有女人在哭。赵光棍手一抖,缸子摔成了八瓣。
后来技术员说那是磁残留现象。但村里人都传,那是刘寡妇在哭她那头被顶账的驴。
牛小丽的算盘扫出来是段会计培训班录像,王瞎子的铜钱扫出的是彩票走势图。最邪门的是陈哑巴那半张结婚照,扫码后跳出来的竟是县纺织厂1982年的考勤表——"秀兰"的名字上打着鲜红的叉。
驻村书记兴奋地写报告:《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数字记忆激活乡愁》。而老张们蹲在村委会墙根下嘀咕:"愁就是愁,激活它干啥?"
第十三章:一句顶半生(终章)
延津县改区那天,老张走了。葬礼上播放的不是哀乐,是他生前在村史馆的采访录音:"...那裤腰带三块钱两条..."
牛小丽坐在轮椅里数吊唁红包,忽然说:"少一个。"众人面面相觑时,她指指供桌上的黑白照:"老张自个儿还没给呢。"满屋人又哭又笑。
当晚守灵,刘老倔偷偷往棺材里塞了根新裤腰带。孙瘸子看见问:"怕他在那边还上吊?"老头瞪眼:"放屁!是让他记住这回可别买便宜货!"
凌晨三点,录音突然卡住,循环播放着老张的半句话:"活着就是..."殡仪馆的LED灯牌映进来,在棺材盖上流动着"盛世殡葬,一条龙服务"的广告语。
出殡时下起太阳雨。牛小丽突然说:"你们听..."众人静下来,雨声里混着遥远的、吱呀吱呀的动静。刘老倔红了眼眶:"是磨盘声。"
新来的驻村书记正要询问,转头看见这些老人对着空气点头微笑,像在跟某个看不见的人打招呼。他默默退后两步,把"移风易俗倡议书"塞回了公文包。
雨停了,送葬队伍继续前行。不知谁起的头,忽然都哼起一首没有歌词的老调子。曲调七歪八扭地爬过新建的柏油路,钻进待拆的旧巷,最后消失在开发区方向轰隆隆的打桩声里。
(全文完)
——
后记:关于活着,以及那些没说完的话
写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坐在电脑前发了很久的呆。
这些人物——老张、牛小丽、刘老倔、孙瘸子、赵光棍、陈哑巴、吴疯子——他们在我脑子里活了很久,久到我有时候会恍惚,觉得他们真的在某个地方存在过。
也许他们真的存在。
也许在中国的某个村庄,或者某个正在消失的小县城里,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一生被时代推着往前走,跌跌撞撞,却始终没被压垮。他们用最笨拙的方式活着,用最朴素的语言总结人生,比如那句贯穿全书的——**“活着就是折腾,折腾够了,就该死了。”**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认命,可细想之下,又藏着某种倔强。
认命的人不会折腾。
老张上吊未遂后继续活着,牛小丽烧了账本改卖豆腐,孙瘸子用瘸腿跑赢了正常人,吴疯子装疯卖傻却比谁都清醒……他们折腾了一辈子,哪怕最后依然被时代的浪潮吞没,但至少,他们没让自己活成一句轻飘飘的叹息。
这本书里的故事,有些荒诞,有些辛酸,有些让人想笑,笑完了又觉得心里发堵。但我想写的,从来不是纯粹的悲剧或喜剧,而是那种混杂着苦与甜、哭与笑的真实。
就像生活本身。
最后,感谢读到这里的你。如果你在这些故事里看到了某个熟悉的身影,或者某句似曾相识的话,那或许是因为——
我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折腾着活完这一生。
—— 作者
2021年2月21日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