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系列(四)
《砚台赋》
文/孙成贵/原创首发
鸿蒙初辟,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万象滋萌。山川孕秀,河海藏珍,石蕴奇质,为砚之根。砚者,文房重宝,墨客良朋,集天地之灵气,聚工匠之精魂。
其始也,石出深山,隐于林泉,或卧溪边,或倚崖畔。历风雨之剥蚀,经岁月之迁延,坚其质,润其颜。后遇良工,采之归返,依形度势,精琢细镌。去粗取精,磨滑为研,或成方正如印,或作圆润似盘。
观其形,端庄而典雅,质朴而自然。方者,取法天地之正,象征规矩方圆;圆者,寓意乾坤之全,蕴含圆满周全。其色或青如苍璧,或紫若流丹,或黄似秋菊,或白比雪团。纹理纵横,错落蜿蜒,如山川之脉络,似云霞之舒卷。
触其质,温润而细腻,坚劲而不顽。抚之若婴儿肌肤,柔滑之感,直沁心田;扣之似黄钟大吕,清越之声,回荡耳边。贮水不涸,历久弥鲜,润墨生香,妙不可言。
至若其用,实乃非凡。墨客挥毫,雅士弄翰,砚为墨池,墨化云烟。笔蘸浓墨,挥洒素笺,或写锦绣文章,或绘丹青画卷。羲之挥毫,兰亭序成千古典范;东坡泼墨,赤壁赋留万世美谈。诗词歌赋,因之流传;经史子集,赖其承传。
砚亦承载文化,寓意深远。于文人,是精神寄托,心灵港湾;于学者,是求知伴侣,智慧源泉。它见证兴衰,历经变迁,从秦汉的古朴厚重,到唐宋的精致雅妍,再到明清的繁复华灿,每一时代,皆有独特风范。
嗟夫!砚台虽小,却纳乾坤浩瀚;形体微末,却蕴文化绵延。它是历史的见证,艺术的展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的名片。愿此瑰宝,永放华灿,传之久远,光照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