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许多这样的家庭,那实在算不得家庭,竟是个疯人院。父亲们大抵暴躁,在酒气中挥拳,将一生的失意尽数倾泻在更弱者身上;母亲们则终日以泪洗面,泪水里浸泡着未实现的梦与无休止的忍耐;孩子们缩在角落,眼睛里的光早被自卑啃噬得七零八落;老人们端坐高堂,一面咀嚼着陈年的道德经,一面将年轻的血肉啜饮得滋滋作响。
那些亲戚们尤为可怖。他们忽而聚作一团,七嘴八舌地指点他人生活,俨然是未受聘的判官;忽而又作鸟兽散,在需要援手时连影子也寻不着半个。他们的舌头比毒蛇的信子更灵巧,专会挑人痛处下嘴,却又自诩为"关心"。我亲眼见一个表亲,将堂妹的婚事搅黄后,竟拍着胸脯道:"我这都是为你好!"
穷字像一把钝刀,日日割着这些人的神经。起初还知道痛,后来竟连痛也麻木了,只剩下机械的撕咬与哀鸣。父亲打儿子,道是"管教";母亲怨女儿,称之"诉苦";老人吸子孙骨髓,反说"孝顺"。一套歪理,被他们盘得油光水滑,竟成了金科玉律。
有个少年曾对我说:"先生,我家里的人,个个都像是被什么附了体。"我细看他枯黄的脸,心想:这附体的不是别物,正是贫穷这恶鬼。它先啃食人的钱囊,继而咀嚼人的尊严,最后连灵魂也嚼得稀烂,吐出一具具行尸走肉来。
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这些疯人竟相互视为正常。谁若显出些清醒的迹象,反倒要被群起而攻之。我认识一个姑娘,只因想去城里读书,便被全族人骂作"忘本""不孝",硬生生逼出了癔症。后来她果真疯了,众人倒说:"早瞧她不大正常。"
逃离是需要大勇气的。那不仅是离开几间破屋、几个人,更是与一整套扭曲的伦理观决裂。有人逃出来了,在阳光下瑟瑟发抖,不敢相信自己真能站着做人;更多人终其一生,困在那无形的栅栏里,渐渐也染上了疯病,再去撕咬新来的病友。
疯人院里的日子,终究不是人过的。逃罢,纵然背个"不孝""无情"的骂名,也强似在那暗无天日处,慢慢变成自己最厌恶的模样。
人必先自爱,而后方能爱人。这话,疯人院里是无人肯信的。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