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65

704技术组
刘家国
704,是四连、四车间的代号。山东红旗机械厂建于1970年,凡生产车间的前面都冠以70两个阿拉伯数字。
我在四车间时,技术组里共有六位技术员。第一任组长是淄博籍的徐广信师傅,他是1960年山东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1968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由青岛去了山东民丰机械厂,1970年作为技术力量被调入山东红旗机械厂参加筹建和军品生产。由于他知识丰富技术过硬,不长时间就被调到厂技术科当了科长,并兼任着“七二一大学”教务主任、教员。后来厂技术科扩充升为技术处,他又任了处长。徐广信师傅作为高级工程师,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在职期间为厂里培养了近百名技术骨干,多次受到厂部嘉奖,深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704技术组是我们车间乃至全厂的最强大脑。反坦克四零火箭弹弹尾的几十个零部件全部在我们车间加工完成。虽然它的最远射程只有几百米,但它以每秒一百多米的初速度、两千多转的高速旋转,可以轻松地穿透二十多公分厚的优质钢板后爆炸,是敌人坦克的克星。
尤其是在七九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拿它对付敌人的坚固工事,隐蔽的碉堡,悬崖绝壁上的暗堡,伪装的坑道出入口,它都能一发入魂。它独特的功能与弹尾的推力和张开旋转的翼片是密切相关的,它的运行轨迹弹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数据都会在靶场的试射中得到一次次的验证,之后再被704技术组通过计算去一次次地完善和修正。
技术组的这些大学生们,当年都是怀揣国防建设梦投身三线军工的。像南京炮校毕业的上海籍的陈建良师傅和天津籍的李德平师傅,他们毕业到部队就是副连职待遇,但是他们放弃了。陈师傅对数学天赋异禀,高中时就常被老师叫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讲解题方法和心得,还经常代替老师辅导同学们上数学自习课。厂里夜间利用子弟学校的教室培训青工,复习初中数学,补习高中部分数学,陈师傅是辅导教员,我们都是他的学生。他上课从来只带一盒粉笔,没有课本也不准备讲义,全部内容都在他脑子里。他从初中的代数几何到函数,讲的滔滔不绝条理清晰,结合实践头头是道。我们都纷纷表示,听陈师傅讲课,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工作之余,他还即兴为我们表演了他下盲棋的技艺,令我等震惊不已、佩服至极。
李德平师傅是我们的团支部书记,他文采斐然,手风琴独奏多次在全厂汇演中获奖。他在车间组织了一个三十多人的文艺宣传队,帮助大家识谱唱歌,参加汇演。
技术组的技术员们没有单独的居住区域,都是和我们同吃同住。每天清晨打开后窗,就能看到早起的技术员罗世联师傅坐在门口阅读俄文,听他那叽里咕噜的卷舌音。我们刚洗刷完毕,技术员苗振师傅就已经满头大汗的从外面跑回来了,他喜欢早晨长跑,没有五公里不过瘾。和他们在一起久了,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对我们一线群体的热情融入。我们去打篮球比赛,他们跟去呐喊助威;我们打牌大呼小叫,他们也会指指点点;我们天南海北的瞎聊,他们也跟着哈哈大笑。当晚饭后我们发现只有陈、李两位师傅脸对脸坐在梧桐树下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过去掺和。不是怕打扰他们,是因为他们聊的那些话题我们根本就听不懂。什么时间在哪个国家哪个地点举办过什么世界性的数学交流会,什么教授博士发表了什么论文和设想,从远古到现在,从外国到中国,一长串的名称和中外学者的姓名,我们听的是云山雾罩,晕头转向。
为解决多年的两地分居,最终那些技术员师傅们都先后调走了。李德平师傅走的早点,他走时握住我们的手满含泪水久久不愿松开,搞的我们都怪不好意思的。陈建良师傅走之前去浴池洗了个澡,换上了一身庄重的衣服,看见我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我,喃喃地说:“小刘,要分手了!”我竟一时语塞,无话可说了。
八年的春夏秋冬,暑来寒往,共同的工作生活经历,同一战壕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和技术员们结下了纯真而又深厚的情谊。这难得的军工友谊,就像沂蒙大地的八百里群山,连绵不绝,又像滚滚东去的沂河之水,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刘家国,男,1957年生人。
山东日照市人。
1974年~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
1975年~1982年招工进入山东红旗机械厂职工。
1982年调回原籍工作。
2017年退休。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