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渣里的遗嘱》
1
中药锅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爆裂时,老周正在计算提前退休要扣多少养老金。褐色的药汁像条苏醒的巨蟒,顺着橱柜爬进存放结婚证的抽屉,把二十年前的结婚照泡得像块霉变的饼干。
李素琴光脚冲进厨房,手里还攥着半截削苹果的刀。他们蹲在地上捡拾玻璃碎片时,发现每块残片上都在重播岳父熬药时的佝偻背影——那些凌晨时分,老人总爱对着咕嘟冒泡的药罐哼唱《沙家浜》,调门比药味还苦三分。
2
癌症病房的窗帘永远漏着一道缝。岳父突然在输蛋白时支起身子:"你闻闻,这药渣里有槐花味。"老周捧着不锈钢盆,看老人鸡爪似的手指在乌黑的药渣里翻找,像在挖掘自己的坟墓。三十年前下乡支农时,老乡说过黄连开花时最苦的是根,如今才懂这话像张迟到的病危通知书。
护士来换床单时抖落出张纸条,是岳父用血糖记录本背面写的遗嘱:"留给小周的药方:别学我。"字迹被汗渍晕开,像株将死的蒲公英。
3
老周在中药房排队时撞见了马会计的女儿。姑娘工牌上的超市logo被磨得发白,怀里抱着印有"特供"字样的中药包。"我爸最后那月,"她突然开口,"总说听见算盘珠子响。"老周注意到她手腕上的淤青,形状酷似验钞机里的紫外光斑。
他们沉默地看着自动煎药机吐出褐色汁液,机器发出的"滴滴"声,和当年财务科那台验钞机一模一样。
4
李素琴把遗嘱裱进相框时,冰箱又漏水了。融化的黄连饺子在积水里载沉载浮,像一群搁浅的微型潜艇。老周用扫帚去够最远的那只饺子,突然发现扫帚柄上刻着歪扭的小字——是二十年前岳父来帮忙装修时,用美工刀刻的"平安"二字,如今已被磨得近乎透明。
窗外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三轮车上摞着的纸箱里,有个印着"鸿宾楼"字样的打包盒。
5
凌晨的药香再次弥漫时,老周终于读懂了岳父的遗嘱。他摸出那颗一直揣在口袋里的枸杞,放进爆裂的药锅残骸里。紫红色的果实浮在褐色残渣上,像黄河决堤时漂来的最后一盏河灯。
殡仪馆方向传来隐约的鞭炮声,不知是谁家在迁坟。李素琴突然说:"明天包新饺子吧,这次...馅里放点槐花。"
(第四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