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命是黄连馅的饺子——
皮儿是面子,馅儿是里子。
咽下去苦,吐出来更难。
活着,不过是一句顶半生的账,
算不清,却总得算。
——题记
第一章 冬至的饺子宴
1
殡仪馆的烟囱堵了。
老周站在院子里,看着那股黑烟像条瘸腿的蛇,歪歪扭扭地往天上爬,爬到一半就散了。他想起妻子李素琴早上说的话:“冬至吃饺子,得包黄连馅的,去晦气。”
他当时没吭声。李素琴包饺子有个习惯,总爱用指甲在饺子边儿上掐一道印,说是“怕煮破了”。可老周知道,她是怕饺子们“死不透”。
工商局的张科长就是这天没的。
2
张科长的四十岁生日宴摆在“鸿宾楼”,三桌人,菜还没上齐,他就倒了。
老周坐在靠门的位置,眼睁睁看着张科长夹起一块海参,刚塞进嘴里,突然眼睛瞪得像铜铃,手在空中抓了两下,整个人往后一仰,连人带椅子翻了过去。
“噎住了!快拍背!”有人喊。
可张科长已经紫了脸,喉咙里“咯咯”响,像台老旧的柴油机。救护车来的时候,老周注意到他西装第三颗纽扣系错了位置——本该扣在第二个眼儿里的。
这细节让他后半夜都没睡着。
3
李素琴翻了个身,在黑暗里问:“你说老张图啥呢?”
老周没回答。他想起上个月同学聚会,张科长喝高了,非要用打火机烧掉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数值。
“烧了就不算数了!”他笑得像个孩子。
现在,他真不用算数了。
4
第二天,老周去殡仪馆送花圈,碰见了张科长的老婆。她正跟殡仪馆的人吵架,因为骨灰盒的价格。
“最便宜的就行,反正烧完都一样。”她说。
老周站在旁边,听她跟人讨价还价,突然想起张科长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我这人最烦虚的。”
现在,他连骨灰盒都是“实在价”。
5
晚上回家,李素琴正在厨房剁馅。
“今天殡仪馆的烟囱坏了,烧得不透。”老周说。
李素琴头也不抬:“人死了,烧透烧不透有啥区别?”
老周没接话。他看了看冰箱,那盘黄连馅的饺子还冻在里头,像一排排小小的棺材。
他忽然觉得,人到中年,命最值钱。
可偏偏这时候,命也最不值钱。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