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62

遥望崮乡路漫漫
邹培华
遥望崮乡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正在海边散步,接到张志强秘书长的电话,邀请我们回崮乡看看,参加民丰老战友公茂田大哥科技创业工作室开馆仪式。放下电话,望着眼前碧波荡漾的大海,我的心也如这海潮泛起的阵阵波澜,久久无法平静。
民丰,笊篱坪,那个小山村是该回去看看,它是我们民丰人曾经的家园,是我们的情感寄托过的地方,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一一军工人。
三年的疫情,我们的活动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沂蒙山笊篱坪那个小山村。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我们再相聚,不为别的,只为一起怀念过去的旧时光。一口老酒,一声战友,无论山珍野味还是粗茶淡饭,都能让我们沉醉一场,头一仰,酒喝光,有民丰人在身旁,醉了又何妨,谁留时光斟满酒,饮尽岁月任风流。
我好想好想再回到从前,听爸爸妈妈把我的乳名轻唤,我会忽的泪流满面,好想再回到那个老屋庭院,修篱种菊,安享晚年。当年挣脱一切逃离崮乡,现在却是回不去的地方,老屋还在可它换了主人。
崮乡,故乡,我们把思念折现成相见,抬望眼,我们都已步入老年,这剩余的岁月还能见几面?生活很现实,时间太残酷,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岁月的脚步,当民丰已成了回忆,忽然发现,沂蒙山笊篱坪依然在,人已非少年。我们再相聚,让我看看你是否依然心康体健,安然无恙。柿子树下匆匆擦肩而过的少年郎,你还好吗?大桥上回眸一笑的姑娘,今又在何方?从青葱岁月到人生暮年,将近一个甲子,我们还能在一起并且继续携手走下去,世间千般情,能够不败给时间的才是真情。还有比民丰人更铁的情意吗?
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勤奋的一代人,也是命运多舛的一代人,当年那么艰苦的环境竟能创造出巨大的效能,给崮乡笊篱坪染上了军工色彩。我们老了拿着微薄的养老金,幸福快乐的活着,虽有怨但无悔。当年在民丰遇到的那些人,学的那些本事,虽然当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以后的岁月里,她一直是我们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各领风骚,令人叹服。我们身上的军工精神不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还有勇于担当的拼搏精神,这种军工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前辈们的故事定格在历史的昨天,但他们的传奇还没有结束,他们的创业精神一直激励着二代、三代的民丰人。
公茂田就是民丰人中一个脱颖而出,充满传奇故事的沂蒙汉子。当年我们为了生存逐渐退出沂蒙山,他却依然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胼手胝足艰苦创业,如光影中顶天立地樟子崮,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崮乡随着时代的脉搏轻轻的搏动,凤凰涅槃变化巨大,正如习主席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公茂田园艺场就是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他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乡亲们富起来,可谓劳苦功高,惠泽千秋。《劳模公茂田科技创业工作室》开启仪式,得到了上级政府的重视,就足以证明公茂田的累累功绩。
公茂田是原民丰厂电工班长,在原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二十年,风华正茂一路高歌的时候,毅然决然辞掉曾经追求的铁饭碗回乡创业,绿化荒山,开发樟子崮,立志做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弄潮儿。他选择的道路,无疑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荆棘之路很多人不理解,但经过军工人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洗礼,他看到自己的价值,决心改变贫瘠落后家乡面貌,筚路蓝缕,斩棘前行,一干就是二十年,终于把一座千百年来荒山野岭,变成了一座绿树成荫硕果累累的花果山。站在茂田园艺场,放眼望去成千上万棵果树郁郁葱葱,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公茂田成功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带领乡亲们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让周边的百姓及乡亲们富起来,他的事迹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和社会的尊重,也是我们军工人的骄傲。当我们再看到他的时候,已是七十多岁的古稀之人了,眼里写满故事,脸上没有沧桑,依然是坦坦荡荡,踏踏实实。公茂田大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爱人伊淑风也是一位军工人,性格贤淑温柔,知书达礼善解人意,是公茂田的贤内助,这么多年,她与丈夫同甘共苦夫唱妇随,默默地追随着丈夫的步伐,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今天,如今,伊淑风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自古道忠孝两难全,但公茂田为国家尽忠,为双亲尽孝,他有着非常优秀的家国情怀,二十多年来,公茂田用自己掌握的果树栽培技术,带富了一方经济,他向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无偿馈赠了几十万棵各种果树苗,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捐赠了数十万元现金,值得我们羡慕的,公茂田还有两位年近百岁的双亲,时至今日依然身体硬朗行动自如,真乃家庭和睦儿孙孝,盛世长歌百岁人。据说下个月底他们整个家族将从全国各地赶回岱崮十字涧村,为两位老人祝寿。我特别羡慕能携手一生漫步百年的夫妇,他们一定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儿孙孝顺,温馨的家庭。甜蜜的爱情,有担当的儿女,只有这样的家庭才会有双双对对的百岁老人,这在当今社会已是凤毛麟角,令人羡慕叹服。我期待着这次崮乡行,期待着与战友们重逢的那一刻,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那份情,真真切切,那份爱,无可替代,多少年以后,我们已是斜阳挂在天边,回忆起往事,我是否还会心潮澎湃,遥望崮乡路漫漫,双袖龙中泪不干。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