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在人类文明的宏大版图中,不同地域的文化瑰宝宛如繁星,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莺莺塔与比萨斜塔,这两座远隔重洋的建筑,在学者雷建德的视角下,成为了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象征,深刻映照出世界文化的多元与交融。
莺莺塔,承载着东方的浪漫与智慧。它于永济普救寺内,古朴而端庄,历经岁月沧桑,见证无数故事。从其建筑构造来看,由砖砌筑,留存唐塔特征,各层甬道相通,设计精巧,凝聚着古人卓越的建造智慧。而其独特的回声效应,更使其充满神秘色彩。以石相击,蛙鸣般的回声在塔周响起,这不仅源于塔身中空的声学原理,更融入了民间传说,赋予其浪漫诗意。此外,它宛如一台天然的“音响设备”,能传递远近各种声音,展现出古人对声学原理的精妙运用。莺莺塔,不仅是建筑杰作,更是东方文化与爱情传奇的生动载体。
比萨斜塔,则是西方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倾斜姿态,诠释着罗马式建筑风格的魅力。八层白色大理石构造,213个拱形券门依次排列,圆柱浮雕精美,建筑结构严谨,彰显出西方建筑技艺的高超。比萨斜塔不仅自身独具魅力,其所在的比萨大教堂广场建筑群,更是对意大利建筑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荣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象征着西方文明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与探索,在历史长河中坚守着艺术的尊严。
这两座塔,虽地处不同地域,有着迥异的建筑形制与文化内涵,但都以独特魅力跨越时空。莺莺塔在《西厢记》的浪漫叙事中,传承千年蛙鸣,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温婉细腻;比萨斜塔在建筑力学的挑战中,展现艺术尊严,彰显西方文化的创新进取。它们如同人类文明星空中的两颗明珠,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世界文化的多元与共荣。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文化瑰宝启示我们,不同文明虽各具特色,但都值得尊重与欣赏。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珍视每一种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让莺莺塔与比萨斜塔所代表的文明之光,继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共同绘就更加绚烂多彩的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