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卷:话落无声
第十一章:话落成灰
村里来了个照相的,说要给老人们留影。八十三岁的张快嘴坐在槐树下,瘪着嘴问:"照了相,能把我传过的话都照进去不?"照相的笑了:"大娘,那得拍电影。"
相片洗出来,张快嘴盯着看半天,忽然把相片撕了。孙女急得跺脚:"奶,这是花钱照的!"张快嘴往灶膛里塞碎照片:"那些年传过的话,比这烧得还快。"
第十二章:话缝补丁
李老实的孙子考上大学,全村来贺喜。酒过三巡,当年说他"内定"的张大耳举着酒杯过来,李老实孙子刚要躲,却听见张大耳说:"你爷是实在人,你爹是实在人,到你这就成精了。"
满堂哄笑中,李老实孙子突然明白:有些话像补丁,缝在旧伤疤上,反倒让伤口没那么难看。
第十三章:话腌咸菜
吴小嘴的寡妇媳妇老了,最爱坐在门槛上腌咸菜。有回小芳回娘家,看见老娘把说书人的话本子撕了垫坛子底。
"娘,这不是您当年最爱听的吗?"
"腌菜要压石头,"老太太头也不抬,"这些话本子,比石头还沉。"
第十四章:话钓往事
旅游村开发钓鱼项目,城里人来度假。有个老板认出晒太阳的李拐子:"您老像极了当年借我扁担的大爷!"李拐子眯眼看半天,突然说:"你是王老五家的牛?"
岸边哄笑中,老板红着脸承认:"那年我贪玩,把牛牵山沟里忘了..."
第十五章:话茬接春
小栓的学堂改成养老院,当年退学的孩子们送父母来住。有个企业家捐钱立了块新碑,刻着"口下留德"。
揭幕那天,九十岁的小栓扶着碑说:"话茬接话茬,接了大半辈子,总算接到春天了。"
终章:无声胜有声
张快嘴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来了。棺材入土时,突然有人问:"老太太最后说啥了?"照顾她的护工说:"就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嘴。"
风过坟头,几片槐花落在新土上。吴家庄的人突然发现,原来最重的话,往往最轻;最响的话,常常最静。
(全书终)
后记
话赶话,赶出半生恩怨
话传话,传尽世态炎凉
话压话,压住多少真心
话落时,方知无声最响
这一生说过的话,像撒出去的种子,有的长成大树,有的化作尘埃。唯有一句顶半生的,是临终时没说出口的那句——"算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