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卷:话里藏刀,刀刀见血
---
第六章:话里藏针,针针扎心
吴家庄有个刘快腿,不是腿快,是传话快。谁家有点风吹草动,他比风跑得还快。那年村里闹饥荒,县里拨了救济粮,村长让各家按人头领。刘快腿跑去跟老赵家说:“听说王家多领了半袋。”老赵一听,火冒三丈,直接去粮仓闹。
粮仓管事的说:“王家有个瘫在床的老娘,多领的是照顾。”老赵不信,说:“凭啥他家能多领?”管事的烦了,说:“那你家也瘫一个?”
老赵气得回家摔碗,碗碎了,他媳妇蹲地上捡,边捡边骂:“听风就是雨,话里藏针,扎的是自家人!”
---
第七章:话外有音,音音带钩
吴小嘴的闺女小芳长大了,嫁到邻村。婆家有个小姑子,嘴甜心苦,明里夸小芳勤快,暗里跟婆婆说:“嫂子这么能干,是不是嫌咱家活儿少?”
婆婆听了,第二天就让小芳多干半亩地的活。小芳累得直不起腰,回娘家诉苦。吴小嘴的寡妇媳妇叹气:“话外有音,音音带钩,钩住你的肉,还让你喊不出疼。”
---
第八章:话中有毒,毒毒攻心
张快嘴老了,传不动话了,可她儿子张大耳继承了这门“手艺”。那年村里选村主任,张大耳逢人就说:“李老实在镇上有人,早内定了。”
李老实是个闷葫芦,不会辩解,结果落选了。新主任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砍了李老实家的果园补偿款。李老实蹲在果园里,看着枯死的树,喃喃道:“话中有毒,毒毒攻心,心死了,树也活不成了。”
---
第九章:话里带刃,刃刃见血
小栓的学堂越办越大,县里来了个视察的官,夸他办得好。临走时,官说:“就是地方小了点。”
就这么一句,村里人开始传:“官嫌学堂小,要拆了盖衙门。”家长们慌了,纷纷让孩子退学。小栓去找官问,官笑了:“我就随口一说。”
小栓站在空荡荡的学堂里,苦笑道:“话里带刃,刃刃见血,血还没流,人先跑了。”
---
第十章:一句顶半生
多年后,吴家庄变成了旅游村,立了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人言如刀”四个字。导游对游客说:“这是本地特产——说话的艺术。”
小芳的女儿问外婆:“为啥人总爱传瞎话?”
寡妇媳妇摸了摸孩子的头:“因为真话沉,假话轻,轻的飘得快,沉的压心底。”
石头旁有棵老槐树,树下坐着个晒太阳的老人,有人认出是当年的李拐子。有人问他:“还恨吴大嘴吗?”
李拐子眯着眼:“恨啥?他嘴歪了,我腿瘸了,话早随风去了。”
风一吹,槐花落了一地,像极了那年没说完的话。
(全文完)
后记
上卷讲“话赶话”,下卷讲“话杀人”。
话里藏针,扎的是亲近的人;
话外有音,钓的是老实人的肉;
话中有毒,死的是无辜的心;
话里带刃,砍的是半生的路。
可终究,能顶半生的,还是那句没被风吹散的——
“我懂。”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