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老金的算盘珠子
老金在延津东街开了三十年杂货铺,算盘打得噼啪响。他常说:"人这一辈子,跟算盘珠子没两样,不是往上走,就是往下走。"
杨百顺每次去买盐,老金都要拨着算盘说:"百顺啊,你这名字起得好,百事顺利。"后来杨百顺发现,老金跟谁都这么说。
有天夜里杂货铺着了火,老金抢出来的不是钱匣子,是那把老算盘。街坊问为啥,老金摸着烧焦的算盘框说:"钱能再挣,这话可不能再说了。"
第八章:秦寡妇的织布机
秦寡妇的织布机"咯吱咯吱"响了二十年。她织的布又密又实,就是颜色总染不好。杨百顺问她为啥不换个营生,秦寡妇说:"布织不好能拆,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后来城里来了洋布,秦寡妇的布没人要了。她把织布机搬到院子里,天天对着它说话。有人说她疯了,杨百顺却说:"她是在跟这辈子说过的话对账呢。"
第九章:教书先生的戒尺
教书先生有把戒尺,上头刻着"慎言"二字。学生们最怕他问:"这话该不该说?"
杨百顺送牛爱国去念书,先生问:"为啥要读书?"牛爱国说:"为了能说明白话。"先生笑了:"读书是为了知道哪些话不必说。"
后来运动来了,先生的戒尺被折成两段。他捡起刻着"慎"字的那半截,揣在怀里走了。
第十章:货郎的拨浪鼓
那个拐走吴香香的货郎,他的拨浪鼓声在延津响了三年。人们都说,那鼓声就像在问:"在不在?在不在?"
货郎死在外乡后,他的拨浪鼓被人捡回来摆在集市上卖。杨百顺经过时,风吹着鼓绳轻轻晃了一下,像是又要问什么,却终究没出声。
第十一章:牛爱国的自行车
牛爱国从县城骑回一辆自行车,在延津引起轰动。他天天擦车,擦得锃亮。吴香香说:"你这么稀罕它,它能跟你说话?"
后来自行车被公社征用,牛爱国蹲在车棚外头听了半宿。杨百顺问他听啥呢,他说:"听听它会不会说'我想回家'。"
第十二章:延津的新喇叭
公社安了个大喇叭,天天广播。人们发现,这喇叭说的话,跟三十年前老杨磨豆腐时说的话,其实差不多。
只有牛爱国还记着那个坏了的收音机。有天夜里他偷偷把收音机埋在杨百顺坟旁,心想:"爹,这下有人跟你说话了。"
终章:没说完的话
延津的老人们常说,人这一辈子说的话,九成都是废话。剩下那一成没说的,才是要紧的。
杨百顺的坟头长满了野草,有风的时候就"沙沙"响。吴香香说:"这老东西,死了还在那儿说呢。"牛爱国知道,那不过是风吹草动的声音。
就像这世上大多数话,听着热闹,其实什么都没说。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