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岛上谋发展,跨界融合启新篇——多方聚力共绘“康养文旅新标杆”时代画卷
月下群贤聚,共话康养旅
2025年8月15日夜,大余桃花岛沉浸在一片星月辉映中。景区会议厅内灯火通明,一场横跨文旅、医药、艺术、产业的战略洽谈会正徐徐展开。桃花岛景区负责人联袂岭南百草养生堂负责人朱桂林、沉香产业领军者朱才鸿、作曲家王苑钦、药学专家李广昌、公益推广大使刘祖德等各界翘楚,以“跨界共生,健康赋能”为主题,共商“桃花岛+岭南百草”健康旅游热线共建大计。这场汇聚五业智慧的“星空夜话”,或将重新定义粤赣文旅融合发展新范式。
跨界破题:康养文旅新模式初现雏形
1. 中医药与生态旅游的“双链融合”
朱桂林轻抚养生堂百年药典,提出“三进景区”规划:
• 药香进山水:打造“百草密码”主题步道,沿途设置30处《本草纲目》AR互动解说点
• 医理进体验:开发四季五行药浴汤池,由李广昌团队定制“体质辨识-药方调配-疗程管理”服务体系
• 文化进心灵:王苑钦提议创作《桃花药韵》实景音乐剧,以古筝、药杵、山泉之声谱写自然疗愈乐章
2. 沉香产业赋能文旅升级
“沉香不只是商品,更是文化载体。”朱才鸿展开产业蓝图:
• 建设全球首座“沉香生命科学馆”,展示千年结香奥秘与现代萃取科技
• 联合景区开发限定香品:桃花沉香线香、药香囊DIY工坊、森林调香研学课程
• 首创“闻香识健康”体验系统,通过气味大数据提供亚健康预警服务
惠民工程:从土地生长出的健康方案
1. “田间到舌尖”的乡土智慧
刘祖德激动展示特产地图,提议构建三产联动体系:
• 一产提质:成立“桃花岛药食同源合作社”,规范化种植黄精、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
• 二产增值:建设透明工厂,游客可观摩灵芝孢子粉破壁、九蒸九晒黄精古法工艺
• 三产赋能:设计“客家药膳宴”,推出非遗传承人亲授的擂茶制作体验课程
2. 全民健康守护计划
李广昌翻开笔记本,勾勒惠民网络:
• 组建“药香使者”志愿队,为周边村民培训50种家庭急救药草知识
• 开发“桃花岛健康护照”,累积康养消费积分可兑换中医理疗服务
• 联合三甲医院开展“名医巡岛”活动,年惠及群众预计超5000人次
文化铸魂:山水间的人文交响
1. 艺术与生态的“跨界共创”
王苑钦即兴吟唱其新谱的《桃溪吟》,提出文化浸润计划:
• 打造“声音博物馆”:采集百种药用植物生长音波,制成沉浸式疗愈音频
• 创办森林音乐节:在桫椤林中架设“天然乐器”,以风过竹海、雨打芭蕉为韵律
• 设计节气主题灯光秀:用光影演绎《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每季更新剧情
2. 科技赋能传统智慧
桃花岛主启动全息沙盘,呈现数字化蓝图:
• 开发“AI药童”虚拟助手,扫码植物即可获得性味归经三维演示
• 搭建云上养生社区,实现线上问诊、药膳定制、远程禅修的OMO服务
• 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每一份特产赋予“生态身份证”,溯源信息直达种植农户
夜话金声:跨界智慧的碰撞之光
• 朱桂林:“我们要让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特产,更有‘健康生活方法论’。”
• 朱才鸿:“沉香文化应像桃花流水,既滋养本土,又连通世界。”
• 王苑钦:“真正的疗愈,是让自然之声唤醒生命的原初韵律。”
• 刘祖德:“让每个参与产业的村民,都成为康养故事的讲述者。”
未来图景:2省联动的健康走廊
此次夜谈形成五大共识:
1. 共建粤赣中医药文化旅游联盟,推出跨省康养联票
2. 投资建设“桃花岛-岭南百草”健康专线,串联12个特色康养节点
3. 申报“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力争三年内挂牌
4. 设立“跨界融合创新基金”,支持青年创业项目
5. 创办《康养大湾区》公众号,搭建产学研对话平台
【专家寄语】
中国旅游研究院康养研究所所长评论:“这场‘桃花岛夜话’展现的不仅是商业智慧,更是当代企业家对‘健康中国’的使命应答。当文旅跳出观光桎梏,与中医药、艺术、科技深度交融,释放的将是改变生活方式的深层能量。”
山水有灵,共赴康养
桃花岛的星河依然璀璨,会议厅的灯光直至破晓方歇。这场跨界对话播下的种子,或将成长为庇佑万千生命的“健康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