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元
我以为,一个人有了因果观念,才能慎行于始,才能防非止恶,才能众善奉行,才会有温暖和光明。说起世间因果,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还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的,人们都深有感知。《滕王阁序》里写道:“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世间的一切,看似无常,实则自有因果定数。无论出身多好,地位多高,他们都走不出浮生若梦的悲剧,逃不脱因果循环的掣肘。人这辈子不外乎“因果、报应、轮回”六个字。“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人这一生,春夏秋冬有轮回,黑夜白天有变换,其实一切有因就有果。种因得果,各自有报,你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涅槃经》有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而今生所作所为,又该来世去受果报。稻盛和夫说:“人的一生通常只有两个因素,一是命运,二是因果,而决定命运的必定是因果。”世间之事,都离不开因果二字,你若悟透了因果,便知道得失有常,荣枯有数,善恶有报,实属大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男孩,因家庭贫穷,需要自己赚取学费,于是大冬天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经历无数次拒绝后,小男孩又累又渴,小心翼翼地敲开一扇门,祈求一杯水喝。令他诧异的是,女主人十分热情,看他瘦小,给他倒了一杯热牛奶,还购买了些许东西。多年后,小男孩凭借坚韧顽强的意志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医生。一次,在接待病人时,意外发现有位女病人就是当年那位女主人,于是竭尽全力救助了她。当女人以为自己要付一笔昂贵的医药费时,却未曾想到病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仅需一杯热牛奶即可。”良知善举,是人心中所固有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它与生俱来,不假外求。当我们真正做到致良知时,它能给予我们指引和勇气。对致良知施善者,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信手做的一件好事,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不求回报帮助别人也许就是帮助了自己。你今天的举手之劳,内心纯粹之行,往往就是你明天好运眷顾之日。人,永远都是相互的,付出善意,自会收获福报。你对人有爱,你就会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善良是一个美好的磁场,不仅能吸引同是善良之人,获得更多的能量,而且一个人这一生付出的所有善意,或大或小,或早或晚,都将化为福报,慢慢回到自己身上。种善因,得善果,帮助他人,正是帮助自己。
曾看过一个《援溺得子》的故事。明朝年间,有一个负责漕运的张姓军官,在路过家乡时,打算顺便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不料快到家时突遇大风,整船都翻进水里。他凭借着自己的好水性游到岸边,才得以幸免于难。此时,他发现不远处还有一条船翻了,有人在水中大喊救命,他立刻入水救人。救上来后,他才猛然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原来,儿子得知父亲回家,过来迎接,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被父亲救起。沈从文先生说:“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都可能冥冥之中有轮回。心存善念,挥洒善举,福报会让你获得惊喜,会让你的人生熠熠生辉。
人生的好运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修来的。人生中,每一份善念都是希望的种子,在岁月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命运的繁花。一个人只要真心向善,以善修心,以善修行,终有好报。有时候,善良不会马上报答你,但会变换一种方式降临,让你感受它的博大与丰盈。在我看过的戏剧中,最心仪的一剧是《锁麟囊》,此剧让我觉得,它简直就是一则警世恒言,令人格外有种“谁道二千年往事,而今只在眼前头”之感。戏本里,富家小姐薛湘灵出嫁前,薛母赠以锁麟囊为陪嫁。当日“春秋亭避雨”,薛湘灵遇见贫女赵守贞出嫁的花轿,赵守贞感叹身世凄凉在轿内啼哭。薛湘灵得知缘由仗义疏财,将锁麟囊赠予赵守贞作为出嫁妆奁。六年后薛湘灵的家乡登州被淹,她与家人失散流落讨饭,以至于替人帮佣,却没想到帮佣家的女主人正是她当年助过的赵守贞。赵守贞通过锁麟囊认出恩人,遂与湘灵义结金兰,以一半家产相赠,并助她一家团圆。
人的善良都是双向奔赴的,善良好意皆有回声。中国人都有一种最朴素的坚持,叫好人有好报。《锁麟囊》告诉人们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贫富无常,善因终得善果。弘一法师说:“如果你的心眼好,又有德行,那你一定有好报。如果有了福报却发不了财,请不要疑惑,是你的福报转化成了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温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孙。福报不一定让你很有钱,但一定让你会成为最圆满的自己。”施恩不图报,受恩不忘恩。恩与义,善良与仁爱,德与慈悲,在尘世间,无论世道如何变化,总会有人为这些朴素的道理和人生观动容,并在这清冷的人世间感受不虚无的力量。
在这世间,善人终有福报,恶人自有天收。今日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天的花开。古人说:“行善之人,如同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行善没人看见,就以为没有意义。也不要以为作恶没人知道,就可以瞒天过海。人这一生中,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你对别人的恶和坏心,最终也会落到自己头上。正所谓:“因果循环,一切缘起缘灭,善恶有报,皆有定律。”没有人能够走出这个定律,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个定律。一个人行仁向善,就播下了善的种子,反之则埋下祸根,仁或不仁,形成一种趋势,量变到质变,到一定的时候会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或福或祸的结果。《红楼梦》中,薛蟠妻子夏金桂是一个善妒狠毒之人,她见小妾香菱长得貌美,又深受众人喜爱,便设计毒害香菱,结果自己误服毒药中毒身亡。
对他人不义,就是给自己挖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个人犯下的错,所造的孽,终究会回馈到自己身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著名教育家、原肇东一中校长、哈师大分校校长范中天先生有一次提出一个令人吃惊的问题。他说,“文革”中,一中的那些打老师打得最厉害的几个学生都过早辞世了,什么原因呢?他回忆当年这些人,“文革”中打老师花样翻新,残忍、残酷,甚至演变成一种嗜虐的变态追求。有时候,带钢丝倒钩的皮鞭,一声呼啸,老师的后背立刻开花,鲜血淋淋。老师疼痛难忍的嘶叫,回荡在曾经清静、清幽的教室里、走廊中,阴森恐怖,久久不散……后来,小小年纪为何夭亡?简单地说,这就是报应。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正如中国人的一句老话说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什么都报。”每个起心动念,皆是天道轮回。行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果。
人这一生,春夏秋冬有轮回,黑夜白天有变换,其实一切有因就有果。《决罪福经》有言:“人心念善,皆有善报。”种善因,得善果,心地善良,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佛说:因果循环,皆有定数,种因得果,各自有报。一个人的命运,记忆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不论你伤害了谁,最终都会伤害到自己;不论你利益了谁,最终都会利益到自己。万事万物,循环往复,天道有常,因果往复,人活一辈子,谁也无法避开这一命数。芸芸众生,谁都是活在一场轮回中,你可以不信命,但你不得不信世上有因果循环。要想有好报,就多做善事,要想有好运,就先要善待他人。若是你作恶,你今日以为得到的是福,殊不知早已在酿造你的祸。今日你觉得身居高位是喜,可总有一天你也会楼倒凄凉。在人落入低谷的时候,你伸手可以拽人一把,冥冥之中播种了福报,你若推人一下,冥冥之中给自己挖下了陷阱。唯有你明白了因果循环,才能有敬畏之心,修好心,守好行,才能获得平安顺遂。因此,人永远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做一些有违伦理、背信弃义之事,伤天害理之事。当你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老天已经在暗中默默记下账目。“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在这个世界里,因果一定是存在的,它默默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人这一生,你播种善良,必然会得到善意相待。你播种恶行,必然得到恶的回馈。你是行善积德,还是作恶多端?天眼雪亮,明镜高悬。行善事也许不会马上就有福报,你不必怨声载道;做恶事也可能暂时不会遭受报应,你也不必幸灾乐祸。天道自有安排,只是早晚的事。报应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人活一世,头顶有青天,暗处有神明,行善作恶天必知晓,善人终有善报,恶人终有恶报,行善天自知,作恶天收拾,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当你每罔顾一次道义,每背叛一次他人,都是在为自己挖坑。永远别忘了,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满不在乎地践踏别人的善良,迟早有一天,你也会被踩进泥潭之中,这是自然运行的天道。生命在世世代代轮回,所以任何得失、善恶与正邪都会在生命的全过程中得到反馈,善恶自会得报应,福祸自然有天理。
世间万象,纷纭复杂,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皆在因果掌控之中。因果,宛如命运的丝线,悄然地编织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