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说走就走的……
(王天均)
“叮铃铃……”家里座机响起来,党校培训部主任来电“王老师,街上收破烂都有手机,你也不买个手机,多难联系?”“油田西南钻井公司和党校联系多次,希望你到四川为他们培训。”我突然喜出望外,从来没有出过校门,刚刚退休就享受外出。那里正在建设一个百亿立方的普光气田。
我问:“啥时候去?”“马上去。”“准备啥?”“你得买手机,到四川,人家和你沟通总不能打你家座机吧?”
你别小看我的座机,那还是1995年我被评为油田优秀共产党员,一部程控电话安装费4000元,通讯公司奖励我优惠2000元安装的。
咬咬牙,几百元买了一部手机。
马上就走,卧铺还没有着落,何况油城不通火车。突然想起前俩月在郑州金桥举办处级干部十七大精神培训班,我的单间下水道堵塞,我大喊:“服务员!”来个女服务员七手八脚搞掂,我说:“感谢你,我给你们老总写封感谢信。”她说:“你不用写,这是我们必须的,我就是总经理翟红。你没注意,我在第一排听课。”说着递给我一张名片:“以后买卧铺找我。”一个电话打去,买好了。
接近隆冬,多带些棉衣、毛衣、毛裤。
没有去过四川,车上欣赏巴山蜀水,家里11月已是冬日,这里满山遍野葱葱茏茏,没有我们这里的黄土高坡,山半腰突然冒出一家,看着山上人家过得优哉游哉。
20小时后,天蒙蒙亮到达州,接站司机安排我吃饭,在旅馆稍事休息,到中午,司机又陪我吃饭,一直到下午,我在这等了整整一天,急得团团转,又不敢轻易打电话,四川漫游费太贵。司机很勤快,又安排我吃晚饭,我难道是来吃的吗?我想问问西南钻井的情况,师傅摇摇头,还不说话,再追问,他还是摇摇头:我还真不清楚。
我问师傅:“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西南钻井的?”
他好像没那事:“不是。”
啊?第一次出来就被“骗”!
也不可惜漫游费了,赶紧给西南钻井公司党群部主任吕元仓打电话,吕主任是我们党校的哲学老师,调到西南钻井。“吕老师,接我的不是你们单位的,我在这等了一天了。”“王老师,别怕,接你的是销售公司的。”“咋回事?”“销售公司划给省石油公司,加油站都交出去了,只管销售油田各个企业用油,他们都有服务意识,像这些服务性的工作他们都承担。”
我算大开眼界。
“王老师,明天你给支部书记讲半天《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同时手把手教他们模拟演练发展党员以及三会一课的程序。”一星期才能完成的任务,让我半天走完?
吕主任说:“你还得耐心等待,各个井队遍布西南地区,好几个井队离这五六百里甚至上千里,夜里井队支部书记才能赶到达州沁园春宾馆,明天学习一天,夜里再赶回井队,都在打中石化天然气翻身仗,他们生产任务很紧,一岗双责。你也到夜里让司机给你送到这个宾馆。”不用说,吕主任也是夜里才能赶到达州。我虽然会唱“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但现在看到的是比歌声还动人的活生生的石油人。
第二天支部书记齐聚在小会议室,开班动员,党委书记赵志安说:“我们这些为了石油事业远离家乡的将士们,没日没夜都在思念家乡,今天王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乡音。”掌声一片,我也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河南土话也是生产力。看见你们格外亲啊,我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我一定坚持说好石油话,说好河南话。”
接下来串讲中石化《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然后情景模拟演练发展党员程序和三会一课召开,下午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中各个支部书记夜里赶回各自井队。同时我被送到西南钻井公司最早的大本营------离普光气田不远一个叫胡家的镇上。胡家原来是一个三线工厂,把我安置在镇上一个农家宾馆。晚上机关干部集合起来讲了一场《团队精神》的讲座,因为走出去,发扬团队精神十分重要,集合人得老半天,刚刚下过一场暴雨,道路冲坏,他们克服困难翻山越岭赶来。看到风尘仆仆“头戴铝盔走天涯”的石化红,我不由自主地和他们唱起“油歌”,一起朗诵王铁人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豪迈诗句。回忆王进喜初到大庆,自己的钻机没来,发扬团队精神,七天七夜义务到安达火车站为别的井队装卸钻机设备,两个小时讲座,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又赴南充的西南石油学院,以后西南钻井就要在这里“扎根”,这里“嘉陵江边迎朝阳”,嘉陵江穿过西南石油学院。在南充机关讲了一场形势任务。又驱车数百里到元坝井上给一线工人讲了团队精神,这口井是功勋井,因为几年后这是西南石油局的元坝大气田。
元坝、南充、胡家、达州都是相距数百里,自始至终由电视台驻西南记者站长梅强和报社记者李诺亚陪同报道。每换一个地方就得跋山涉水驱车一天。
来回在车上由梅强介绍中原石油人的壮举和奇闻轶事:“普光气田发现,凝聚了勘探科技工作者和油田钻井人的心血,先打普光一井,接下来普光二井、三井……,宣汉县普光镇政府以及群众在山上树起大幅标语:热烈欢迎中原油田领导和工人来普光打井。”梅强可能是当地人,学着普光当地人的口气说得惟妙惟肖,让人捧腹大笑。给我的印象好像四度赤水出奇兵里的: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
他俩报道很及时,我正讲课,油田就有人来电:电视和报纸都看到你在西南讲课了。
虽然接听的漫游费好贵,但是来自遥远的油田基地声音好亲切。
刚刚放下手机,看窗外:哇!满山遍野铺天盖地一望无际金色海洋波涛起伏柔风微抚花浪翻涌,一层赶着一层,浩瀚无垠的金色世界!
我不爱旅游,对别的文章景物描写也不屑一顾,很少关注途中景象,但被这隆冬里的春天油菜花震撼了。虽然距离遥远,我仿佛看到群群蜜蜂嗡嗡劳作,甜味萦绕鼻尖……
我惊呼:“快看快看!”
梅强轻松地说:“你到咱们普光气田,油菜花才漂亮呢!”
这哪是12月,分明春到人间。
带的棉衣一件一件脱去。
完成培训任务,我们党校前几年来到西南的好友人力资源部主任陶祖强、西南钻井公司党群部主任吕元仓、中石化驻达州办事处主任李战胜、普光气田法律部主任贾克俭、安全负责人李东明,全是我们党校开辟普光气田走来的。他们一起送我住在沁园春宾馆,退休了,不太懂出远门的知识,也没有准备那么多“盘缠”,没有一点银子了, 特别是手机费早就漫游完了。党校老友一直陪我到深夜。
都希望我住下参观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明天去看看推平了几座山头,要建天然气净化厂。”
陶祖强主任说:“来咱俩一起在党校,好多年不见,普光职工说来前在党校培训一年半,多次听你讲铁人故事,大家还想让你来,你在这多住几天,看看普光气田的发展前景,过一段就要投产,这儿是中国最大的高含硫气田……。”
突然手机响起来,大家齐声说:王老师,你怎么总不接电话?”
我说:刚买的手机,交了二百块话费,四川也太黑了,就没打电话,接电话就把话费用完了。”
吕元仓主任上街给我交了电话费,说时迟那时快,电话铃又响起来。
我一接,党校培训部主任冯占英:“王老师,油田根据中石化要求,安排120名支部书记到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十天,组织部说去年四期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你担任班主任效果非常好,今年还让你带队到北京担任班主任,马上回来让你带队出发。”
没错,好几个培训部都希望担任班主任。
不过在普光周围兜兜转转培训,还没有看到普光“庐山面目”。可我不能不服从。
从此,我与普光气田结下不解之缘,十五年来,夜间从鹤壁乘坐绿皮火车每年来好几次普光气田,讲课内容清一色“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三基建设”和中原油田发展历史,甚至疫情严重的时候网上隔空讲课。
作者简介:王天均,师范院校毕业后到宜阳县的丰李镇、锦屏镇教小学、初中、高中二十年,后应聘到国企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但舍不掉的还是教师职业,每年雷打不动地到宜阳锦屏镇、丰李镇教过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师生畅叙友情。因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