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谁来回答?
汪小波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那么大,清华北大至今尚未培养出诺贝尔奖人才。中国的高科技领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缝合伤口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合成原理十分简单,但每年要大量从日本进口;除青蒿素少数药物外,大多数药物的知识产权几乎全部掌握外国人手里;光纤制造设备全部依赖进口。由于美国发动贸易战,刺激了对芯片的制造和研发,这块短板正在消失。这说明过度依赖外国技术,我们就会失去创新发展机会。贸易战打醒了中国人!
我们要彻底消除制约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所有障碍。加快做到全产业链完全自主化和完全国产化,彻底解决全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具有高创新性。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证明了“造船比买船”更重要。
彻底扭转热衷于引进而忽视创新的陈旧观念,切切实实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然而,重应用轻理论研究的思维,仍未根本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普遍被社会接受,还没有真正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
英国阿尔斯大学林思教授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民族之一,其智商明显高于欧洲人,为什么华人获诺贝尔奖人数却很少?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的悖论:“中国古有四大发明,但近代的量子论、相对论、信息论、宇宙大爆炸学说、DNA双螺旋结构等却没有产生在中国?”。关注创新想法与发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的创新,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培养出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创新人才。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对它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知识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据报道,所有高考状元没有一个学术、经商、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学校表面上强调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强调以升学率为重点。
我们对分数的崇拜,应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上。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认为:“中国教育体制一向比较依赖于考试这种形式,几千年来都是这个传统,小升初、中考、高考这样一路考来,但考试就要有标准答案,而创新和创造力恰恰就是要做从没有过的、跟别人不一样的,两种机制之间有很大矛盾,但现实情况是,应试文化已经形成,创造力很难孕育。”教育是在为国家培养精英,还是在干扼杀创新能力的蠢事,值得深思!“学生和家长开始怀疑牺牲年轻人的乐趣、埋头于书本和试卷的价值”(《参考消息》),“中国的高考因为导致巨大压力而饱受诟病。精神崩溃和自杀的现象并不少见”(《参考消息》)。
教育必须让每一个优秀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全面、和谐、自由、充分与持续的发展。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若人为拔高,降低的是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用统一的模式消灭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往往培养出整齐划一的、毫无创新能力的学生,影响国家未来发展。必须深刻反思当下的教育。
宇宙是用数学语言来编写的(伽利略),数学是是理解宇宙的工具。如植物花瓣数遵循斐波拉契数列,许多与圆无关的事情却与圆周率π相关,电磁现象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微观世界服从薛定谔方程,热现象满足热力学定律给出的数学公式,宏观世界有牛顿三大定律,天体运动服从开普勒定律,宇观领域有相对论。宇宙处于有规律地运动之中,这种规律是用数学来描写的。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青年学生应积极探索描述宇宙规律性运动的数学语言,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
国人没有把对科学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是难获诺贝尔奖主要原因。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要以思考为基础,敢于怀疑,不断挑战自己和挑战权威,勇于创新,崇尚创新。钱学森之问,只有具有创新特质的教育才能作出回答。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
“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