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一座镌刻着和平与诗意的湘西小城
一罗培永
在湘西的群山褶皱里,芷江像一颗温润的明珠,被舞水静静滋养。这座小城的名字,既藏着草木的清香,更镌刻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1945年,侵华日军在这里签下投降书,让“芷江”二字与“和平”紧紧相连。
走进芷江,最先撞入眼帘的是舞水悠悠。江水穿城而过,将两岸的吊脚楼、绿榕树和新楼民居温柔串联。清晨的江面薄雾氤氲,渔舟划过,惊起几只水鸟,涟漪里荡开的,是湘西特有的慵懒与宁静。而当脚步迈向城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空气便陡然凝重起来。受降纪念坊庄严肃穆,每一道刻痕都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荣光;馆内的文物静静陈列,步枪、军徽、泛黄的电文,无声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站在受降堂前,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历史的回响,提醒着每一个人:和平来之不易。
但芷江不止有厚重的历史,更有湘西特有的灵秀与烟火气。漫步在老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木房子挂着红灯笼,老人坐在门口抽着烟斗,孩童在巷子里追逐嬉闹。转角处的米粉店飘出阵阵香气,骨汤的醇厚混合着辣椒的鲜辣,嗦一碗地道的芷江米粉,暖意便从胃里蔓延到全身。城外的飞虎队纪念馆,藏着另一段特殊的记忆,那些二战时期的战机模型、飞行员日记,讲述着中美军民携手抗日的故事,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国际色彩。
若有闲暇,不妨登上城郊的明山。山间古木参天,清泉潺潺,俯瞰下去,舞水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着芷江城,房屋、田野、桥梁尽收眼底,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山风拂过,仿佛能吹散所有的喧嚣,只留下内心的澄澈。
芷江,就是这样一座城。它背负着历史的重量,却始终洋溢着生活的热情;它见证过战争的残酷,却用最温柔的姿态守护着和平。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缕风都含着诗意,等待着人们去倾听,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