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不是浪浪山,吾心安处是吾乡
“我想离开浪浪山”——这句源自国漫《中国奇谭》首部大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中小猪妖的呐喊,道出了无数国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共鸣与共情。
浪浪山,不仅是动画中妖怪们的生存之地,更被许许多多的普罗大众比喻为人生路上难以翻越的困难与挑战,折射出当代人在现实压力下对逃离与安顿的矛盾心理。然而,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真正的故乡不在地理空间的迁徙,而在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扎根。
然而,面对浪浪山,我们又当以怎样的境界,在困境中安顿心灵,在坚守中实现超越呢?我只能代表一家之言,这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首先,精神丰盈方能安之若素。物质上的贫穷远不及思想上的贫瘠可怕。小猪妖虽身处底层、不受重视,却始终坚持巡山、造箭等基础工作,在平凡中坚守本分。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只有内心的丰盛与精神的富足,才是抵御人生风雨的基石。
当遭遇“浪浪山”般的挫折时,唯有精神丰盈者能如苏轼般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如范仲淹般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如杜甫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豪放激情和博大胸襟。当今社会基层干部亦需磨砺风雨浸衣骨更硬的信念,在艰苦条件下不改初心,以“但愿苍生俱保暖”的为民情怀填补内心的空白,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
人生的价值从不以职位高低或物质多寡衡量,正如小猪妖不因工作琐碎而敷衍,我们亦当以此为己所用,对待每一份责任,在扎根当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急于求成,反而不成;急功近利,反而失利。小猪妖造箭时突破“树木直接削制”的传统思维,在箭尾插羽毛以提升稳定性,这一细节正是打破闭关自守的体现。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打破浪浪山的禁锢。在变革中永葆生机,工作如逆水行舟,需如小猪妖般主动求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化解难点、痛点。
小猪妖造箭时急于完成任务,却因方法不当导致效率低下,直至改进工艺才提升准确率。摒弃浮躁,专注当下,方能在浪浪山中稳步前行。唯有看淡功利,像小猪妖刷锅、砍柴般认真对待每件事,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价值。
以初心抵御诱惑,浪浪山的诱惑无处不在,一如现实中的繁华世界,许多人或被名缰利锁紧紧束缚,或为捷径投机而绞尽脑汁,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名利场,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真谛。能够保持初心者,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如焦裕禄扎根兰考治沙,始终以不负人民为标尺,在坚守中抵达了吾心安处是吾乡。当片尾的字幕亮起,月光下四个小妖互相倚靠的背影,恰似现实隐喻的世俗意义,成功或许需要翻越无数浪浪山,但灵魂的故乡只需一次对良知的俯身倾听。
另外,守心并不意味老守田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能一味闭关锁国,需要有勇气打破禁锢,走出困境,开拓新路,在努力进取中方能不断翻越群山。当小猪妖与猩猩怪、黄鼠狼精组成草根取经团,在荒诞的山寨西游路上撞得头破血流时,才蓦然发现——真正的花果山不在终点,而在他们点着篝火分食野果的夜晚。那只曾被大王洞当作抹布的小妖,最终在伙伴的鼾声中懂得了吾乡的真义,心安源于对初心的坚守,而非外界的认可。
少些急功近利的热心,多些脚踏实地的冰心——这是浪浪山打工人中间流传的箴言。小猪妖若执着于成为齐天大圣第二,便永远困在欲望之山。可当他为受伤的蛤蟆精包扎伤口,当他在暴雨中用身体护住经书(尽管是伪造的),那一刻的坦然,让荒山破庙成了净土。正如东坡居士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顿悟,真正的归宿从不在他方,而在精神富足者低头耕耘的掌纹之中。
浪浪山外还是山,人生本就是不断翻山的过程。与其抱怨翻不过的浪浪山,不如成为闯关者、创新者,以革故鼎新的勇气为自己、为后人开辟道路,让吾乡成为他乡,成为更多人可及的精神家园。
人生风雨各处有,一山放过一山拦。浪浪山既是困境的隐喻,也是成长的阶梯。当小猪妖拖着秃了毛的尾巴离开浪浪山时,他以为翻过这座山便是花果山,可山外依旧是山——人间风雨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 这恰如我们每个人的困局,少年时想逃离书山题海,成年后陷于职场沉浮,中年时囿于家庭琐碎。浪浪山从不是具体的地理坐标,而是人生路上永无止境的关隘。
当我们以丰盈精神、坚守本分、开拓未来,那所谓的吾乡,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在每一次直面困境的勇气中,在每一份脚踏实地的耕耘里,在每一个与时俱进的突破中。偶尔还会有人问:困住你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或许藏在小猪妖那支插了羽毛的箭里,他改良箭矢不为邀功,只因对更好的本能追求。这种超越生存的创造欲,正是刺破浪浪山迷雾的羽翎。这其实就应了这句话,人间处处浪浪山,吾心安处是家园。
已故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我说:心若没有栖息之所,花果山亦是牢笼;心若栽下了松竹梅,则破窑土坯房也能改造成桃花源。翻山者终为山困,栽花者自拥春山。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浪浪山中,拥有自己的灵魂家园,修得一颗丰盈、澄澈、进取之心。让此心安处是吾乡,东篱种菊任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