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肩负启蒙重任的一年级数学教师,我始终在教学的漫漫征途中不断探寻,力求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数学奇妙世界的快乐之门,让他们在这片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海洋里顺利启航。而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在茫茫教学之海上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为深刻、全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宛如孩子们数学学习旅程的起点,是在一张纯净无瑕的白纸上精心描绘最初线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设置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孟先生着重强调,目标必须精准无误、具体详实且具备可操作性。这促使我深刻反思自己以往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不足。曾经,我或许只是简单粗暴地设定“让学生认识数字”这样宽泛模糊的目标,使得教学过程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没有精准的航线。
此后,我尝试将目标进行细致入微的细化。例如,把目标设定为“让学生能准确无误地认读1 - 10的数字,能够熟练运用手指正确点数对应数量的物体,并能精准地用数字符号正确表示数量”。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就像是为孩子们的学习之旅绘制了一份精确无误的地图,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晓自己前行的方向,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明亮的灯塔。
在“达成目标”的漫漫征程中,《三标课堂》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一年级的孩子恰似一群活泼灵动的小精灵,他们好奇心旺盛、好动爱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活动,引领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数学的无穷奥秘。
在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我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形状的积木。孩子们通过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用心搭一搭,自己去真切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独特特点。与此同时,小组合作也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分组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富有创意的造型,在热烈的交流与紧密的合作中,不仅加深了对图形的深刻认识,还如同在团队的小社会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看着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的模样,我由衷地深切体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重要性,这也恰恰与孟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反馈目标”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宛如航海中的精准指南针,能够帮助我们随时敏锐地调整教学方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及时反馈的重要性更是凸显无遗。我通过课堂提问、精心设计的小练习以及细致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能够迅速且准确地了解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比如在学习加法运算时,我会巧妙地运用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如果发现大部分孩子对“凑十法”掌握得不够扎实,我就会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重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与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紧紧跟上学习的步伐,如同在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中,不落下任何一个伙伴。
读《三标课堂》,犹如在教育的宝库中寻得了一把珍贵的钥匙,它不仅让我进一步明确了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促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璀璨星辰,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等待我们去挖掘。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继续以《三标课堂》理念为坚实的指引,不断探索创新,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家,在教育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无尽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数学的美妙世界里快乐成长,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无比坚实的基础,引领他们驶向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
作者:范丽丽(德州市长河小学教师)
青力点评
范丽丽老师的这篇读后感情真意切,以一年级数学教师视角,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读《三标课堂》的感悟。从设置、达成、反馈目标三方面,生动展现书中理念对教学的启发。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将理论融入具体案例,清晰呈现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一篇兼具实践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