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悄然流转,重庆北站南广场迎来了又一个秋天。这方承载着无数人出行与归巢梦想的土地,在秋日的光影交织下,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宛如一首悠扬的抒情诗,吟唱着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成长。
南广场的云
初秋的骄阳,宛如一位热情的使者,早早地将朝霞洒满重庆北站南广场。南广场的天空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隆起一片层峦叠嶂的白云。那云,恰似弹花匠精心攘上的绵絮,轻柔而蓬松,高高地盖在天宫殿的上空,给这方土地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 仔细端详,那片洁白的云朵,又仿若游弋在蓝色海洋里的辽宁舰,庄严而沉稳。它静静地守卫着南广场的平安,庇佑着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旅客,怀揣着各自的憧憬与思念,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又带着南广场给予的安宁与祝福,奔赴远方。在这片净地上,空气清新,仿佛每一丝微风都裹挟着温暖与希望,让人心旷神怡。
而昨夜留下的月儿,依旧眷恋着这片天空。在那片白云边上的蓝天里,它仍留着大半张脸,宛如一位温婉的女子,与初秋的骄阳在南广场上空进行着一场静谧的交接。秋阳带着温和的笑意,对月儿轻声说道:“月儿妹,你辛苦了。你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把秋天的黑夜照亮,让夜幕里的南广场从不寂寞。如今晨光已至,你该回去好好陪陪月儿朗,祝你们幸福永远,开心快乐!”
“谢谢秋阳哥的祝福!”月儿妹轻柔地回应着秋阳哥,“昨夜的南广场平安无事。天刚蒙蒙亮,那些怀揣梦想的旅客们,便井然有序地通过安检进入南广场大厅,又顺利地通过验票闸口,踏上前往他们心仪城市的旅程。现在,我将这守护的接力棒交给秋阳哥,往后的时光,又要辛苦秋阳哥了!”
南广场午后的云,洁白无瑕,高悬蓝天的“秋老虎”张狂地舞动。乘坐动车的旅客,脚步匆忙,似在追赶南广场上空那悠悠白云。那奔驰的动车啊,如离弦的箭,载着人们向幸福的远方飞奔。而南广场头上的云,悠悠飘荡,似在为这场奔赴默默守望。南广场的三角梅
南广场的三角梅,宛如一片热烈的火焰,在广场边肆意绽放。好大一片三角梅,爬满了广场边的水泥架,枝繁叶茂间,绽开了千万朵玫瑰红的笑脸。自 2006 年 1 月,渝怀铁路开通,重庆北站南广场一同开启它的使命之时,三角梅便在这里落地生根。从最初那不起眼的三角梅藤蔓,在岁月的滋养下,一天天成长为如今汪洋大海般的绚烂花海。
还记得那些年,我在重庆北高铁线路车间任党支部书记,每每路过,总会望见这片三角梅。那时的它,恰似刚过门的媳妇,挂满了千万张羞涩的笑脸。它总是静静地望着我,偷偷地笑着,仿佛在用它那无声的语言,祝福着每一位去去来来的旅客平平安安。
如今,南广场的三角梅高高地站在广场边,茂盛的藤蔓上披满了绿色的叶儿,宛如给它穿上了一件华丽的绿裳。而那绽开的三角梅花瓣,恰似千万盏点亮的霓虹灯,将南广场的半边天染得通红。它宛如一位忠实的见证者,目睹着南广场 19 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它见证着天宫殿的变迁。在南广场刚开通之时,天宫殿还是一片层峦起伏的小山丘,仅有那片 20 楼一底的村民还建房孤独地矗立着。然而,19 年的时光流转,这里已然变成了高楼林立、酒店连片、公园配套完善的繁华街区。那曾经的荒芜,早已被城市的繁荣所取代。
它也见证着南广场自身的变迁。渝怀线开通后的 10 多年里,南广场与北广场仿若各自独立的个体,互不理睬。南广场的旅客若要到北广场乘动车,要么乘坐公交车辗转前往,要么乘坐轻轨到龙头寺下车后再换乘摆渡车,那复杂得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路线,常常绕得外地旅客眼花缭乱。直到 2015 年春运,南北广场候车大厅和地下通道实现互通,那令人头疼的“绕口令”才终于自然消失,旅客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南广场的三角梅,它不仅见证过去,更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它期盼着开通不久的重庆东高铁站站前广场的城市配套能够早日完善,期盼着在建中的菜园坝高铁站尽快建成。它渴望着早日实现重庆北、重庆西、沙坪坝、重庆东、重庆五大高铁站的互联互通。到那时,直辖大都市的“米字型”高铁网将全面形成,主城市民在五大高铁站乘坐动车出行,可轻松实现 1 小时成都、贵阳,2 小时西安、昆明,6 小时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南广场的三角梅,更是见证着交通强渝、交通强国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回首 20 年前,重庆铁路通车里程仅 500 公里,发展到今天的 2800 公里,其中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到 1100 公里。中国铁路更是迅猛发展,通车里程达到 16 万公里,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到 4.6 万公里,成为一张闪耀世界的靓丽名片。
在这个秋天,重庆北站南广场的云与三角梅,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画面。它们是岁月的记录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站在这片土地上,望着那悠悠白云与绚烂的三角梅,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对未来无限的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