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狐梦》篇头言
「世间情债,最难偿还。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唯有欠下的一段痴心,
纵轮回百世,仍要寻个明白。」
——青丘崖下,狐骨铃响,是谁在唤故人归?
——
第一卷:荒山狐影
第一章 夜雨惊魂
崇祯七年秋,沂州官道上,一辆青布马车在暮色中艰难前行。车帘掀起,露出一张清俊儒雅的面容——正是赴京赶考的秀才柳青崖。他望着渐暗的天色,眉头微蹙:"福伯,离下一个驿站还有多远?"
老仆还未答话,天际突然炸响一道惊雷。刹那间暴雨如注,拉车的青骢马惊得扬起前蹄。车辕"咔嚓"断裂,主仆二人险些摔进泥泞中。
"公子小心!"福伯指着半山腰,"那儿似有座庙宇!"
柳青崖抬眼望去,只见雨幕中隐约可见一角飞檐,檐下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其声幽咽如泣。他整了整被雨水打湿的青衫,叹道:"看来今夜要借宿荒野了。"
主仆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行去。近看才发现,这是座年久失修的山神庙。庙门朱漆剥落,匾额斜挂,隐约可见"青丘祠"三字。门环上缠着褪色的红绸,在雨中飘荡如血。
"奇怪,"福伯嘀咕道,"山神庙怎会叫青丘祠?老奴活了六十岁,从未听过这等名号。"
柳青崖推门而入,一股陈腐的檀香气味扑面而来。正堂供桌倾倒,香炉翻倒,唯有正壁上一幅丈余高的壁画完好无损。画中云雾缭绕,一只通体雪白的九尾狐踏月而立,狐眼竟用琉璃镶嵌,在闪电照耀下流光溢彩。
"公子,这地方邪性得很..."福伯话音未落,又是一道闪电劈下。借着一瞬的光亮,柳青崖分明看见——画中狐的眼珠转动了!
"谁在那里?"一个清泠的女声突然从身后传来。
第二章 画中佳人
柳青崖惊转身,见供桌旁的蒲团上跪坐着一位素衣女子。月白衫子被雨水浸透,鸦青长发间别着支银簪,簪头狐首衔珠的样式,竟与壁画如出一辙。
女子抬眸,露出一双秋水般的眼睛:"惊扰公子了。奴家姓白名雪娘,随父经商途经此地,遇匪人劫道,独逃至此避雨。"
柳青崖注意到她腕间有道红痕,似是绳索勒过的印记。正要询问,忽闻"咕咚"一声——老仆福伯直挺挺倒在地上,面色铁青。
"福伯!"柳青崖急忙俯身探查,却发现老仆呼吸平稳,竟似熟睡一般。
雪娘轻移莲步而来,袖中飘出一缕幽香:"这位老丈是受了山瘴之气,不妨事。"说着从怀中取出个青瓷瓶,倒出粒朱红色药丸,"这是家传的避秽丹..."
柳青崖迟疑间,忽见女子腕间露出个赤色狐形胎记,与壁画上九尾狐额间花纹一模一样!他心头一震,再细看时,那胎记又被衣袖遮住。
"公子不信我?"雪娘凄然一笑,竟将药丸自己吞下。柳青崖见状惭愧,只得谢过。喂药后不久,福伯果然转醒,只是眼神呆滞,口中喃喃念着"狐仙娘娘恕罪"之类的话。
夜深时,暴雨渐歇。柳青崖在偏殿收拾出块干净地方,将外袍铺在地上请雪娘歇息。女子却望着窗外的月亮出神:"公子可知道,这青丘祠的来历?"
第三章 百年秘辛
原来此地百年前是座香火鼎盛的狐仙庙。永乐年间,有位赴考举人夜宿庙中,梦见与狐仙相恋。醒来后发现案上多了首情诗,墨迹未干。后来举人高中,却背弃誓言另娶高门,结果大婚当日暴毙,死时手里紧握着一缕白毛。
"自那以后,"雪娘轻抚壁画,"每逢月圆之夜,庙里就会传出鼓乐声。有人说看见画里的狐仙穿着嫁衣..."她突然住口,因为壁画上的九尾狐,此刻竟多了一条尾巴!
柳青崖再定睛看时,壁画又恢复原样。他疑为眼花,却见雪娘面色惨白,银簪上的狐眼珠竟渗出鲜血!
"时候不早了,公子安歇吧。"雪娘匆匆转身,背影竟有几分飘忽。柳青崖注意到,她走过的地方,没有留下任何脚印...
本卷诗谶:
"墨画琉璃瞳,风雨旧庙逢。
前尘如烟逝,犹记一点红。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