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载烽烟词》
卞文峰
一、《忆秦娥·东北烽烟》(1931-1937)
霜风烈,白山黑水燃烽燧。燃烽燧,江桥血沃,抗联寒岁。
书生投笔呼同气,冰原裹革终无悔。终无悔,华北风紧,怒涛初起。
二、《满江红·卢沟惊变》(1937-1938)
晓月卢沟,枪声裂、神州怒发。看万众、同仇敌忾,阵云相接。
沪上尸山填碧海,平型关下歼狼羯。恨金陵、卅万骨成灰,悲声咽。
拼热血,抛头铁;城虽破,心难折。纵焦土千里,脊梁未灭。
三、《念奴娇·相持岁月》(1938-1943)
狼烟未歇,漫中原、烽火连营如织。敌后旌旗犹猎猎,地道藏兵阡陌。
百团惊雷,江淮鏖战,苦斗消残魄。南泥炊火,韧如蒲草难厄。
堪笑汪伪屈膝,蒋公犹战,成败皆家国。一寸山河千滴泪,忍看疮痍堆积。
长夜漫漫,鸡鸣待旦,血沃春苗植。
四、《贺新郎·终见晴光》(1944-1945)
残寇犹狂逞。忽传来、广岛雷惊,赤旗东进。
正面锋芒新试剑,敌后千军驰骋。
看故邑、渐收残烬。
八月十五终闻诏,降书换、万里烽烟静。
斟浊酒,祭忠魂。
十四载血痕犹凝。问江山、多少白骨,铸就中兴。
国共曾携同赴难,功过青史难隐。
莫忘那、民魂是本。
重整乾坤凭赤手,待从头、续写华夏韵。
风渐暖,日初昇。
笔者注:寡人用四首词依“局部抗战—全面爆发—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四阶段铺展,词牌选用兼顾格律气势与情感适配:《忆秦娥》写东北之悲烈,《满江红》状全面抗战之激昂,《念奴娇》抒相持岁月之沉郁,《贺新郎》纪胜利之复杂心绪,于词牌韵律中暗合历史节奏。


卞文峰老师简介
卞文峰,教育名家、收藏大家、优秀作家、著名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0—— )。
学术历程:
从事中学教育20年,33岁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后任职于教育智库(中央教科所民办教育中心)、南洋教育集团、教育科学出版社系统,在教育科研、编辑、产业等领域深耕45载。
学术建树:
著有《教子方略》等18部著作,发文6866篇,积极推广与践行幸福教育和超常教育体系,被誉为“最接地气教育家” 。
文化担当:
华夏珍宝馆掌门,守护十七类六万八千件藏品,致力于文化传承。
社会兼任:
在教育战略、隔代教育、超常教育、幸福教育等多个领域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文学修为:
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华好诗词》编委及理事,词作入《词林正韵》。除教育与收藏主业外,散文与古诗词创作功底深厚,为中华好诗词编委评定的两位著名诗人之一。
文物,精美饰品,字画,收藏出售,联系电话:13906337589

编(作)者简介:艾兰,曾用名蓝雪花,本名王凤,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