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马学林10首同名诗词《赞歌中共中央建党百年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五艾爱国 》的解读与赏析
撰文/马 彦
马 彦:教师。宁夏大学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有数十篇论文在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
2025年8月14日
“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湘钢需要我,我离不开湘钢。”——这个“永不熄灭的焊枪”艾爱国,以七旬之躯仍在车间绽放弧光,用五十年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的钢铁脊梁。诗人马学林以十首同名诗词为焊枪蘸满诗情,在平水韵与词林正韵的铿锵节奏中,熔铸出一座闪耀着孤焰金辉的文学纪念碑。
马学林先生以十首同名诗词,为“七一勋章”获得者、焊接大师艾爱国谱写了一曲激昂的颂歌。这些诗作如光似焰,以刚健笔力熔铸出艾爱国五十载焊海生涯的灼灼光华。这篇章不仅是对一位大国工匠的礼赞,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诗化演绎。
一、熔铸乾坤:工业意象的崇高表达
1. 马学林以雄健笔力,将冷硬的工业元素淬炼成瑰丽诗章。“焊星烁彩”、“弧焰通红”、“金蛇紫电”——这些在诗人笔下焕发出奇异光彩的意象,宛如一道道划破时代夜空的璀璨光芒。那“百丈钢凝忠魄铸,九州虹贯伟功镌”的宏伟图景,将艾爱国焊接的每一寸钢轨、每一座桥梁,都熔铸为支撑国家强盛的精神脊梁。诗中“毫厘度准乾坤轨”、“方寸心熔日月煌”的句子,更是将工匠的极致精细升华为丈量天地的精神尺度。
2. 这些工业意象的文学转化,使冰淬钢铁被赋予了滚烫的赤诚。在《翻香令》中,“金炉熔月淬玄芒”的奇特意象,将焊枪下的金属熔滴幻化为天地精华的凝练;而《山花子》里“焊海金蛇裂夜寒”的磅礴气势,则将电光石火的焊接过程升华为开天辟地的宇宙创生图景。当“千尺熔痕铭史册,万钧重器立鸿基”时,艾爱国手中的焊枪已化作如椽巨笔,在共和国的钢铁骨架上刻下不朽的功勋。
二、毫厘匠心:时间维度下的执着坚守
1. 艾爱国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马学林笔下凝聚成一条永恒的精神长河。“焊辉举处绽金枪,五秩春秋淬玉梁” ——时间在此被具象为淬炼精钢的熔炉与锻造品格的铁砧。“百炼钢成赤胆时”这一浓缩的意象,使赤胆忠心历经千锤百炼而愈发纯粹坚韧。
2. 这份匠心在毫厘之间见出永恒。当“毫厘较处勇坚定”、“毫芒执守英雄立”时,方寸之地成为匠人精’忄神的终极战场。诗人以“圭臬-丷。定于毫末里”的精准目光,捕捉到了艾爱国在“毫厘熔勇毅”、“毫厘熔日月”中所展现的极致追求——那是在肉眼几乎无法辨别的缝隙中,以:1生。。命微光焊接时代宏图的壮举。这毫厘间的坚守,正是“百炼精钢成国器”的奥秘所在,亦是“勋章闪耀每天忙”的真实写照。
三、星斗勋章:耀眼光辉的永恒辐射
1. 艾爱国所获的“七一勋章”,在马学林笔下化作普照人寰的精神光源。“闪光金色已超前”、“勋章耀日化丰奇”、“辉同星斗芒”——勋章的光芒被赋予超时空的永恒属性,成为引领后辈的精神坐标。在《临江仙》中,“金章辉耀谱诗篇”一句道出这枚勋章的非凡意义:它既是过往功勋的铭记,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诗篇。
2. 最为震撼的是薪火相传的意象构建。“薪火传辉光北斗,照人寰”将艾爱国毕生技艺与品格的传承,升华为如北斗般指引人类方向的永恒光芒。当“心炬辉天彰巨匠”、“心火传薪星闪域”时,焊枪迸射的已不仅是物理火花,更是点燃万千心灵的精神火炬。这种传承使工匠精神突破了个人生命局限,在“百炼旌旗耀”的象征中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四、精神圭臬:历史坐标中的时代丰碑
1. 马学林这组诗词在文学史坐标中自有其特殊位置。他以“千尺熔痕铭史册”的史家笔法,将艾爱国这位普通劳动者镌刻进民族精神谱系。当“史辉方寸耀穹苍”时,方寸之间的焊点成为映照时代精神的璀璨光点。这种书写“七一勋章”所表彰的功勋,在“永刻日轮边”的誓言中获得了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
2. 这组作品以雄浑壮美的格律与意象,构建起一座属于劳动者的精神丰碑。其中“巨梁贯岳峙”、“龙腾万里昂”的磅礴气势,与“毫米精微星月淬”的严谨精神相映成辉,共同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在“千星辉处是安祥”的深远意境中,我们读懂了艾爱国五十年焊海生涯的终极意义——那是用生命火花熔铸民族脊梁的壮丽史诗,是以毫厘匠心守护万家灯火的永恒光芒。
五、弧光里的钢铁史诗:职业场景的诗意显影
1. 马学林以极具视觉张力的意象群,将艾爱国平凡的焊接台升华为神话般的创造空间:“焊海金蛇裂夜寒”(《山花子》)、“金蛇紫电焊工持”(七律四支韵)中飞溅的焊花,如划破暗夜的闪电,照亮劳动者专注的侧影;“弧焰五旬坚”(五律一先韵)、“五秩春秋淬玉梁”(七律七阳韵)则以时间维度丈量了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 更精妙的是对焊接精度的礼赞。“毫厘度准乾坤轨”(七律七阳韵)、“毫末圆规知宇宙”(《浣溪沙》)等句,呼应着艾爱国攻克0.2平方米紫铜导板密集焊接的传奇——当制造方耗时半年未解的难题,在他氩弧焊工艺下迎刃而解。那些诗词中反复锻打的“毫芒”“方寸”,正是对“百炼精钢成国器”背后毫微匠心,的崇高致敬。
六、钢水浇铸的精神图腾:工匠品格的多维塑形
1. 在诗人笔下,焊枪点亮的不仅是钢板焊缝,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灯塔:
- 钢魂”(《临江仙》《山花子》)成为核心意象,既指物理钢铁的坚韧,更喻指艾爱国“百丈钢凝忠魄铸”的赤胆忠心。
- 薪火传辉”(《山花子》)则暗合他培养600余名技术骨干、带出湘钢80%高级焊工的传承伟业——弟子中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辈出,真正实现“光北斗,照人寰”的星火燎原。
2. 最动人的是**对平凡与伟大辩证关系的诗性解构。“勋章耀日化丰奇”(七律四支韵)的荣光,源自“每天忙”(七律七阳韵)的质朴身影。当75岁的艾爱国仍骑旧自行车穿行湘潭街巷,晨昏出入车间实验室,他的生命轨迹已然印证了诗行中“闪光金色已超前”的预言——超前的是精神海拔,而非世俗标尺。
七、传统形式的现代淬火:诗词技艺的双重锻造
1. 马学林的创作本身即是一场技艺淬炼:
- 体裁上,七律、五律与《临江仙》《翻香令》四词牌交织,平水韵与词林正韵并驰,如艾爱国般精通“十八般武艺”。
- 修辞上,“金炉熔月淬玄芒”(《翻香令》)以月喻焊池,“龙腾万里昂”(五律七阳韵)借巨龙比钢梁,将现代工业场景融入古典意象系统。
2. 尤为可贵的是科学精神的诗意编码。“量天玉尺在”(《临江仙》)既指卡尺量具,又隐喻艾爱国制定焊接国际标准的权威性——他改进的120余项工艺中,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当“圭臬定于毫末里”(《临江仙》)与“X射线检验100%一级”的技术报告互文,传统诗词终于在钢铁熔池中完成了现代性转生。
八、勋章背后的时代光芒:劳模精神的永恒焊点
1. 艾爱国曾收到成都小学生刘艺萌的信:“您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焊枪‘焊’卫中国制造”。这恰与马学林“不锈螺钉铆国基”的喻体隔空相合。当“金章辉耀谱诗篇”(《临江仙》)的诗句遇见校园掀起的“劳模热”,我们看见工匠精神正在新一代心中“熔日月”“定乾纲”。
2. 艾爱国婉拒高薪时说:“做工人就当一个好工人”。这朴素宣言在《百炼旌旗耀》的平仄间轰鸣——当“千桥架海”“万座高楼”在焊枪下崛起,当“金色勋章”辉映着“北斗赢”(五律八庚韵)的航天焊缝,一个国家的钢铁动脉,正由万千双这样的手焊接成穿越时代的钢骨龙脊。
结语:
马学林的十阕词章如十道焊痕,将艾爱国五十年孤光熔铸成一部钢与火的精神史诗。当“焊海熔霜淬玉钢”(《浣溪沙》)的铿锵声渐渐远去,留下的不仅是“勋章耀日妍”的辉煌定格,更是“薪火传辉光北斗”的永恒命题——在“每天忙”的平凡坚守中,在“毫厘较处”的极致追求里,那把“永不熄灭的焊枪”,已然焊接着一个民族通往星辰大海的轨道
。马学林的十首诗词,在焊接的火光中锻造出了精神的不朽勋章。那“毫厘熔日月”的执着、“百炼精钢成国器”的担当、“薪火传辉光北斗”的传承,熔铸成共和国钢铁骨骼中最坚韧的部分。当“勋章耀日”的光芒穿透时空,艾爱国手持焊枪的身影已成为民族复兴路上的精神坐标——在平凡中淬炼伟大,于毫厘间熔铸乾坤。这焊花闪耀之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仰望的精神星空。
撰文/马 彦
马 彦:教师。宁夏大学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有数十篇论文在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
202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