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五日的刻度
——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而作
文/郭清晓
八十年前的电波穿透云层
一个天皇的声音抖落硝烟
而三千五百万个名字
早已在十四年里
长成墓碑的森林
宛平城的砖还在数弹孔
每一道裂痕都记得
1937年那个夏夜的谎言
"失踪"的士兵从未走远
在教科书的删改处
在靖国神社的香火里
新井淳的日记还在翻动
1938年元旦的"热闹"
是二十万道锁不住的伤口
如今只剩下七位老人
在等待一句迟到的对不起
而有人在等她们把时间带进坟墓
胡桃泽正邦的手术刀
还悬在七三一部队的解剖台上
温热的血喷溅成历史的墨迹
三千个没有名字的实验品
在哈尔滨的冻土下
长成会说话的细菌
南京的冬天总飘着雪
覆盖三十万具躯体时
也冻住了碇泊场的合影
照片里的人早已老去
但长江记得
那些被投进江里的沉默
我们数着幸存者的数字
像数沙漏里的沙
26,7……
不是要把仇恨种进土壤
是怕某一天
连墓碑都学会了遗忘
当硝烟在日历上淡成褪色的邮票
我们仍需把八月十五日
刻成永不生锈的刻度
不是为了重复愤怒
是为了让和平知道——
所有被掩盖的伤口
都会在真相里
长出新的年轮
作者简介:郭清晓,网名心情随笔,70后,出生在冀南大平原,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巨鹿县作家协会会员,巨鹿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理事,邢台诗协巨鹿分会副主席,劳作之余喜欢爬格子,多年来曾在《新诗大观》《神州诗歌报》《晶莹美刊》《读者名刊》《赭麓文学》《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咱们村》《海阔天空》《红烛诗刊》《浅墨诗社平台》《花瓣雨文化工作室》《凤凰城文学》《大风歌文学》《东北文学界》《巨鹿晚报》《河北科技报》《燕赵农村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散文、小小说、诗歌等作品,连年荣获《河北科技报》《燕赵农村报》优秀通讯员称号。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1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